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宽甸县送“娃娃鱼”回家
宽甸县送“娃娃鱼”回家
【2020-04-28 来源:宽甸融媒体中心】

宽甸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水产事务服务中心接到群众热线称捕鱼时捕获一条“大怪鱼”,疑似“娃娃鱼”,求助执法人员和专家前往识别鉴定。


接到热线后,县农业农村局水产事务服务中心会同县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站执法人员和专家,立即前往青山沟镇飞瀑涧村四组村民赵德龙家。记者随行来到赵德龙家中看到,院子里已经站满了围观的村民。大家都想一睹这条“大怪鱼”的风采。专家现场鉴定后,初步确认为大鲵(俗称娃娃鱼)。这条“娃娃鱼”体重1.3千克,体长61厘米,头宽9厘米,足间距18厘米,约5、6年生。


经请示省、市渔业主管部门同意,决定将这条大鲵注入芯片后放回原栖息地,并制定了详细的救助和保护措施,长期跟踪是否存在种群,从而进一步鉴定是否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大鲵。中国大鲵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它是中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因其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所以俗称为“娃娃鱼”,但它却并非鱼类,而是体形最大的一种两栖动物,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千克,最大的达50千克。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一般生存在水质清凉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大多在傍晚和夜间出来活动和捕食。


这次在青山沟镇飞瀑涧发现大鲵,充分证明了宽甸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为动物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为宽甸境内建立大鲵自然保护区和研究开发大鲵自然增殖放流、二代人工养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说明了宽甸渔业资源保护条例宣传深入人心,老百姓保护动物的意识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