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辽宁省军分区调研帮扶单位
辽宁省军分区调研帮扶单位
【2020-05-17 来源:中共大石桥市委宣传部】

脱贫攻坚战以来,营口军分区充分展现脱贫攻坚战斗队作用,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精准发力、注重资源整合,发挥纽带桥梁优势,为盖州市杨运镇楼台沟村和大石桥市周家镇冯家堡村,先后投入资金272万元,协调资金180万元,在党建、基础、教育、医疗、产业、住房、环境、文化、科技等9个方面精准发力。截止目前,2个村164户37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一、固本强能,催生动力。一是统一思想,强化领导。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例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队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思想认识。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一线调研、具体查问题,定点抓帮扶”的工作思路,精准施策制定《关于驻军部队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暨开展“知民情、帮民困、解民忧、暖民心”扶贫帮困活动的实施意见》《营口军分区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办法》。二是助推党建,确立核心。注重发挥军队党建优势,投入5万元,重新规范村部党建制度板,定期更新橱窗党建展板,立起党建标识牌,同时还为村部完善配套电脑、办公桌椅、村广播等硬件设施。为强化基层党支部“造血”功能,军分区与2个扶贫村和镇属中心学校开展联建共创活动,指派“军书记”“武校长”,共学党建理论,共创党建文化,共解建设难题,共议发展大计。三是助力文化,提升认知。军分区相继组织开展“三帮一扶”进农家活动,赠送科技图书、赠送政策讲座光盘、赠送文化活动设施,慰问帮扶76户贫困家庭。利用双拥广场大屏幕,定期播放党的富农脱贫好政策和典型纪实片。

二、精准发力,综合施策。一是在改造基础设施上精准发力。军分区帮扶的冯家堡村、楼台沟村,基础设施落后,雨天路不通,黑天路难行,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为此,军分区先后投资120余万元,铺设2.1公里柏油路面、维修5公里水泥乡村路,修缮1座进村石拱桥、安装了50个太阳能路灯,改造了4户危房,新建了1个果蔬恒温冷藏库。二是在改善生态和精神文明上精准发力。军分区帮扶的楼台沟村和冯家堡村,都是“两山夹一沟”“一沟带一溪”的地形地貌。帮扶之初,进村看到的是山上绿满坡、沟中污水浊,河道垃圾满、过河淌水过。为此,军分区将河道整治列为扶贫济困第一仗,筹集资金30万元,完成了800延长米河道整修,建设了2座过水路面桥,安放了24个移动垃圾箱,清理垃圾,修葺护坡,还原生态,青山绿水重现,美丽乡村风貌初显。同时,军分区还投入90余万元,建设了2个“双拥文化广场”、5个休闲凉亭、2个LED户外全彩显示屏、2个健身广场和2000延长米的文化墙。三是在助力产业带动上精准发力。针对脱贫攻坚工作援建周期长、落地见效慢的实际,军分区结合地域环境、贫困户个人实际,针对性制定帮扶方案,发展“合作社+农户”特色养殖,协调投入62万元建成1000平方米养殖基地,购置育肥牛46头,年收益资金约12万元;投入4万元,为19户未脱贫户购买生态仔猪,每户保底收入1200元。通过协调投入和党员引领,建成40亩“大红袍”李子、“阳光玫瑰”葡萄两个特色种植产业。

三、整合资源,同心助力。一是注重教育扶持,加大人才培养。军分区组织所属6个人武部开展了“一部帮一校”助学兴教活动,将国防教育、红色传承、民族团结、困难帮建等元素有机融合,帮建少年军校、乡村中心校、雷锋小学、回民小学,把家庭困难的学生作为长期资助对象,建立助学档案。根据学校需求,送电脑、赠书籍,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五年来,军分区共投入资金40余万元,为学校购置电脑46台,图书7500册,打印机、复印机各2台,建设2个图书室,军分区及2个人武部团以上干部结对助学扶贫村11名贫困学生。二是注重医疗救助,缓解就医压力。帮扶村距军分区均70公里以上,并且在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军分区协调市中心医院、何氏眼科医院进行巡诊、义诊,共诊治患者178人次,免费赠送价值1万余元的药品,为所有白内障患者建立了免费治疗绿色通道;今年又为2个扶贫村新建2个卫生室,配备了医疗器械。三是注重环境整治,美化村容村貌。军分区协调市县两级主管部门,为冯家堡投入建设经费100万元,助力生态环境整治。坚持每年协调乡镇定期启动“春风行动”,以清理越冬积存垃圾为重点,对路边柴草堆、粪便堆、杂物堆进行集中清理。4月初,军分区又组织社会力量为该村植树600株。四是注重生活援助,解决急需急用。每年利用“春节”“雷锋日”“扶贫日”等时机,针对村内“五老”人员,持续开展“大走访、大慰问、大解难”活动,送米送面送祝福,解决生活所需。十九大后,军分区组织开展了“走百村进千户,送党恩暖军心”活动,帮扶1325名贫困退役军人,帮扶困难家庭326户,解决困难军人家属生活、住房、就业、保险等56个实际困难问题,鼓励他们成为致富路上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