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锦州市农业大区,太和区农村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抢抓重点、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加快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全面完成了省市区重强抓28项工作任务指标,全区第一产业经济稳步增长,“三农”工作实现稳中求进。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太和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为目标,粮菜生产取得突破。去年,全区春播总面积8万亩,粮食产量达0.57亿斤,创历史新高。蔬菜总产量达24万吨。稳定发展生猪、蛋鸡、肉鸡产业,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稳定奶牛生产。全区生猪饲养量6.2万头,禽饲养量112.7万只,牛饲养量4.6万头,肉、蛋、奶总产量1.79万吨,畜牧业产值0.7亿元,推进益多乐乳业粮改饲建设项目,青贮量2000吨。农业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益多乐乳业、桃李速冻食品、燕邦蔬菜、董家沟大枣、陈家沟早金酥梨等多个农业品牌畅销省外。
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绿色农业提质增效。太和区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完成300个蔬菜样本的定性检测及170个农畜产品样本定量检测,合格率为100%。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投入200余万元,清理北浦河道垃圾300余吨。对四家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全区森林草原火灾扑救能力进一步提高,完善森林草原防灭火机构设置,秸秆焚烧保持零起火点。
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乡村治理水平逐步提高。全区深化落实“千村美丽、万村整洁”专项行动,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55个行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周督导、周通报、周整改制度,共投入资金1029万元,清理垃圾9.4万吨,农村垃圾中转站全面启用,选聘农村保洁员,农村保洁实现常态化管理。
利用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以发展乡村旅游、庭院经济为突破口,实施休闲农庄功能拓展和提质增效工程,培育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乡、特色村,启动流水村、校卫村、西白村等设施农业建设,引导支持农产品生产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农业品牌。以农业“8+3”产业项目为牵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