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小柿子带来好日子
小柿子带来好日子
【2020-06-02 来源:盘锦市融媒体发展中心】

       在盘山县太平街道仙水村,一提到步艳玲,乡亲们都交口称赞,纷纷竖起大拇指。她不怕苦不怕累,带领乡亲们发展设施农业,与乡亲们一起踏上小康之路。


       太平街道为了发展多种经营,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发展棚菜生产的政策更为优惠。不久,村里的一栋栋大棚建起来了,但却没有人敢承包,因为承包一栋大棚,承包户自己至少也要投入七、八千元钱。此时,步艳玲却感到致富的机会来了。她和爱人商量,决定承包两栋蔬菜大棚。她先到邻居中走访,然后又到青年妇女当中宣传,就这样她和6名妇女率先承包了10栋蔬菜大棚。在她的带领下,其它的大棚也先后被乡亲们承包一空。


       蔬菜大棚到手了,如何经营它呢?没有技术、不会管理怎么办?她边学边干边摸索,从街道农业服务站借来蔬菜栽培技术书籍自学,闲暇时她又远赴熊岳辽宁农业专科学校去学习,还去古城子镇参观考察,积极参加县里和街道举办的棚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学习,很快便掌握了棚菜生产技术。通过调查分析、考察蔬菜市场后,在大多数大棚户都扣黄瓜的情况下,她大胆地扣了两棚小西红柿,仅头一年就获利2万余元。


       发展棚菜生产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使步艳玲看到了希望,她动员周边妇女姐妹扣大棚发展小柿子,无偿为她们提供生产技术。大家看到她挣了钱,也就都跟着种起了小柿子。仙水村三组妇女吴凤云家里只种12亩水田,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想扣蔬菜大棚却没有钱,又不懂技术。步艳玲听说后,主动找到她,对她说:“只要你想扣大棚,没有钱我借给你,不会莳弄我可以教你。”听她这么一说,吴凤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扣了1栋蔬菜大棚,当年就获利3000多元。现在,她家建起了12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北京平房,一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


       随着小柿子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品出现了滞销问题,销售价格有时也不稳定。于是,步艳玲从2015年起,在劳动之余当起了农村经纪人,以保护价收购本村生产的小柿子,统一运送到盘锦市果品公司销售,不但为乡亲们解决了销路问题,而且自己也多了一份经济收入。为了能够继续保持小柿子的种植面积和品质,保证乡亲们持续增收,步艳玲多方参观考察,寻找适宜本地种植、品质优良、价格稳定的新品种。几年来,她先后为乡亲们引进了“春桃”“绿宝石”“黑珍珠”“黄桃”“粉佳力”等优质品种,不断丰富仙水村小柿子的品质,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步艳玲致富不忘乡亲,心里想着乡亲,只要乡亲们生产的小柿子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她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人们都说她是妇女致富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