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市徐岭镇复兴村反季草莓种植户梁艳最近“累并快乐着”,因为农行的贷款到手了,她正忙着建草莓大棚。梁艳离异多年,儿子在外地打工,挣的钱仅够自己开销,父母常年有病,花费很大。仅靠家中一亩地的草莓棚,一年收入两万多元,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梁艳告诉记者:“其实俺家后院还有些建棚用地,但因为缺钱,建棚的事儿一直拖着。今年娄书记帮俺贷款10万元,让俺老感动了!俺要用这笔钱再建两个棚,把儿子叫回来一起干。俺娘俩儿下点力,一年怎么也能挣个十万八万的。”芒种过后,梁艳已将土地清理好,正在联系挖掘机、推土机推土整地,接着还要购置铁管、钢筋、保温棉、卷帘机,准备搭架建棚,“俺得抓紧干,赶在8月末草莓季前把棚建起来。”
感动梁艳的是大连选派复兴村第一书记娄栋原。2018年4月底,娄栋原驻村后,和村两委成员一道,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水果业、养殖业,提升“造血”能力,共同致富奔小康。为了有的放矢精准扶贫,娄栋原通过走屯串户实地走访,了解到许多村民都有兴建和改造大棚的想法,但苦于缺少资金。娄栋原意识到,要想“造血”,先得“输血”。他积极与中国农业银行大连分行及庄河支行沟通、协调,得到积极回应。农行相关负责人先后3次到复兴村召开座谈会,了解村民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贷款额度、还款期限,为当地村民量身打造“输血工程”。庄河支行将复兴村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建立“信用村”认定评价管理体系,为每位村民建档立卡,一年内整村未出现不良记录,次年可增大信用额度,并降低贷款利率。通过这种方式不仅简化信贷流程,减轻村民融资压力,还能引导村民更加注重自身信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娄栋原在村民大会上的表态掷地有声: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农行给我们提供的资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把复兴村建设成为真正的水果之乡!会后,娄栋原便和其他村干部分头陪同农行人员到需要贷款的农户进行对接。2018年8月迄今,农行共为草莓大棚种植户孙作荣、蓝莓大棚种植户尹福文、樱桃大棚种植户张恒志、养鸡专业户姜国荣等130多户村民办理贷款800多万元,仅2018年、2019年就为108户村民办理贷款554万元,创造效益达到320多万元。
有了农行的“输血”保障,村民们便有了“造血”的底气。2018年以前,复兴村外出务工村民很多,农行惠农政策落地后,他们纷纷返乡,走上创业之路。共有1439户村民的复兴村仅2019年水果大棚便猛增到近千个,现在邻里谈的都是种植法,家家念的都是致富经。2019年,全村大棚种植户、养殖户收入比往年翻了一番,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万元。
挣着钱了,复兴村贷款户全都及时还款,被农行庄河支行认定为“信用村”。村民尹福文说:“评‘信用村’这个政策真是好,现在我们复兴村的老百姓不仅经济上富了,也更加珍惜信用的价值。”
娄栋原一手抓村民致富,一手抓集体经济发展。2019年,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将村集体300多亩闲置土地整合起来,建起近百亩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种植黄金薯土豆、蜜薯地瓜、黏苞米等,村集体创收近6万元,带动前来打工的村民增收10多万元。对外发包土地200多亩,建设养鸡场和果园,创造经济效益近百万元。这个曾负债20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今年上半年将全部还清欠款,复兴村在“输血”后正在走向“满血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