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葫芦岛建昌县养马甸子:别具田园风情的悠然村镇
葫芦岛建昌县养马甸子:别具田园风情的悠然村镇
【2020-06-10 来源:中共建昌县委宣传部】

       位于建昌县的养马甸子乡不出名,但在此拍摄的经典电影《奇袭》却家喻户晓;养马甸子的水果汁甜味美,绥中梨的极品就是产自养马甸子的花盖儿梨。

       养马甸子乡地处辽西腹地,是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从绥中往西进入辽西大地的丘陵地带,过西平坡、葛家、和尚房子,一处山环水绕、古松参天的小山村便呈现于眼前,这座小山村名为养马甸子。


从“衙门甸子”到“养马甸子”


       辽西一带的村镇名多以“营子”、“杖子”命名,“营子”是当年蒙古军民聚集之地,“杖子”则为“障子”、“栅子”、“篱笆”之意,取名“甸子”的辽西村落是难得一见的,反倒在辽东、辽南的本溪、丹东一带,以“甸”为名的村镇比比皆是,比如宽甸、坦甸、永甸、长甸、苏甸等。

       明初,“甸”与“佃”字相同,意为群山环抱中的平坦之地,可耕、可牧、可狩猎,适于人居生活,山与山之间的小平原称之为“甸原”。还有一种说法称,“甸”是“奠”的谐音,清初设县改“奠”为“甸”,“奠”即安定,暗含镇抚、弹压之意,而化“奠”为“甸”则喻指化干戈为玉帛,“甸”字可解释为田园、家园,由此可引申出繁衍生息、渴求太平的和谐深意。

       当地人郝洪阁告诉记者,养马甸子以前叫衙门甸子,村落的名称与当地的第一大姓郝姓有直接关联。“在清代,郝家有个长相俏丽的姑娘被皇上认作干闺女,皇上把这一带作为封地赐给了郝家,包括白土岭子在内的土地都归郝家所有,不仅如此,皇上还赏给郝家八名保镖,这八人都姓于。从此后,郝氏子孙就在这里生活,靠吃租子就活得相当滋润,连当地县官都要礼让三分。这地方冬暖夏凉、土地肥沃,过去老人讲‘收一收,吃一秋’,正常的春播秋收,就是丰年!”郝洪阁说。

       在养马甸子生活多年的张书文对该地地名的诠释与郝洪阁略有出入,“我听老人讲,当年皇上选秀女,老郝家有个姑娘被选入宫,郝家从此成了皇亲国戚,家道就日渐兴旺起来。后来,这里成了皇帝养御马的地方,改名为‘养马甸子’。”


别具田园风情的悠然村镇


       包括附近的大小自然屯在内,养马甸子乡人口约两万人,中心地区称“本街”,本街人口千人,郝姓居民近一半。当地人说家乡历史,常念叨一位颇有威望的过世老人,此人名为郝文明。

       建国前,辽西地区土匪横行,但养马甸子一带却治安井然,郝文明带族人力保一方平安,“郝文明那时骑大马,马脖子上挂着一串金灿灿的黄铜铃铛,腰上挎着枪,别说土匪,就是小日本想过此地,都要提前打招呼。”张书文回忆说。郝文明活了90多岁寿终正寝,他有4个儿子12个孙子,可谓子孙满堂。

       古时,养马之地的选择都是有说道的,必须是有山有水、土地平旷、水草丰美、气候干爽之地,像南方那种地形狭促、高温湿热之处,是很难养出驰骋千里的优良战马的。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崛起于北方的王国,军事力量基本都优于南方,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产良马,骑兵强大,尤其在马镫发明后,北方骑兵对南方步兵的巨大优势无异天差地隔。在葫芦岛地区,还有一处养马地与养马甸子齐名,这便是如今的辽南旅游胜地——觉华岛。

       养马甸子四周被山岭环抱,虽处辽西丘陵内陆,却与绥中滨海地区隔山相望,据说起早登上附近的高岭能看到百里之外的渤海。湿润的海风透过山口吹入这块辽西腹地,山水因而钟灵,与植被覆盖率低、到处是濯濯童山的辽西村镇相比,养马甸子一带却绿意盎然、河汊纵横,四百年的梨树王、两三百年的古松亭亭如盖,河水回流处每每圈起一汪清幽碧潭,小沙洲上鸭鹅忙戏水、红掌拨清波,别具田园风情。


尝味道独特的农家水豆腐


       到养马甸子一游,一定要到当地农户家品尝味道独特的水豆腐,才算不虚此行。在养马甸子村,一般只有逢年过节,或者贵客拜访、姑爷上门,才做水豆腐,自家做的肘子加水豆腐上餐桌,是养马甸子村民最高级别的待客之道。

       村民毛淑芬家有三间平房,外屋墙角筑有四四方方的两个灶台,记者到养马甸子村时,正赶上毛淑芬家做豆腐,但见两口大铁锅已架在炉台上,用家产黄豆磨好的豆腐平平整整地放入锅内。炉火熊熊,屋内蒸气弥漫,炉膛内烧的是从山中采集的荆条,“煮豆腐最好别烧煤,煤火偏硬,煮出的豆腐口感差。”毛淑芬介绍说。

       正是湿热的入伏时节,但毛淑芬家却很清凉,屋内只要洒点从井中打出的山间泉水,屋内便暑热顿消,而养马甸子的水豆腐就是用这种清爽甘甜的泉水熬制的。不到半炷香光景,大锅里的乳白豆腐便泛花蒸熟,“我们这里做豆腐,先要去渣,烧开豆汁后点卤水。烧开豆汁没点卤水前,有喝豆浆的根椐个人口味在自己碗里放糖。”毛淑芬说。

       水豆腐从锅里舀出来,倒在餐桌上的大盖帘上,吃法是这样的:往自己的小碟里拨一筷子豆腐,拌点新鲜肉酱,趁热往嘴里一拨拉,腹内顿感一股热气直冲丹田,鼻翼间飘散着一缕醉人豆香。有人讲,吃养马甸子水豆腐别用铁勺,容易变味。当地人的观点是,其实用铁勺还是用筷子吃水豆腐差别不大,关键是这里的豆腐太好吃了,你一勺子剜去一大块豆腐,哪还有别人的份儿呢?


《奇袭》重要外景地就在这里


       对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而言,抗美援朝经典电影《奇袭》是烙刻于脑海中的一段流金记忆,那个时代,不知多少儿童向往有朝一日成为像方连长那样机智果敢、顶天立地的侦察英雄。

       鲜为人知的是,《奇袭》电影中最为精彩、也是最引人入胜的追击场面就是在养马甸子乡的白土岭摄制完成的。

       《奇袭》电影讲述的是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方连长率领一支侦察队,接受了上级交给的紧急任务,深入敌后,炸毁敌人一座重要的公路桥——康平桥,切断敌人退路,配合大部队聚歼敌军的真实故事。其中有一段情节是这样的,方勇被敌人发现,敌我双方在险峻的盘山公路上开车急奔,展开你死我活的激烈角逐,危急关头,方勇及时弃车隐蔽,高速行驶的吉普冲下悬崖坠毁,迷惑了敌人,机智地摆脱了敌兵追击,而这一组惊险场景就是在养马甸子拍摄的。

       养马甸子副乡长许海龙说,养马甸子白土岭从山脚往上看,分5层34盘,这道崎岖险峻的盘山公路是当年日本人修建的。养马甸子乡地处山间盆地,翻过一道山即进入河北青龙,进山海关到绥中,若想深入内蒙古、朝阳一带,从绥中到养马甸子,过大岭,向西是一条捷径,地理位置重要,从军事角度讲,可作为囤积弹药、进攻退守的秘密基地。

       在白土岭的制高点上回眺这条公路,有如一条细长的白链时隐时现于氤氲薄雾中,山间不知名的蒿草开出一丛丛紫色、白色的小花,寂静的山野里飘散着山乡特有的清淡馨香。

       这条盘山路至今未铺设柏油路,路面坑洼不平。不修柏油路也有一定道理,因为这条山间公路转弯多、转角大,若铺上沥青,遇上雷雨天,山高路滑,司机若经验不足,稍一提速就容易冲下山谷,危险极大。导演当年将《奇袭》中最抓眼球的镜头放在养马甸子的盘山道上拍摄,就是相中了这里特殊的地形地貌。


绥中梨其实是养马甸子出产


       建昌县的养马甸子乡、和尚房子乡、温杖子乡是辽西主要的梨果产区,著名的养马甸子万亩梨园就在此境内。

       每年谷雨过后,漫山遍野的十余种梨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随风飘香,沁人心扉,养马甸子副书记于治民对记者说:“绥中梨闻名省内外,但绥中梨其实就是养马甸子的梨。早年建昌没有火车站,我们这里的梨要运到绥中去转运销售,外地人都以为是绥中的梨,时间一长,绥中梨树起了品牌,而养马甸子的梨,知道的人却不多了。”

       说起家乡的梨,副乡长许海龙如数家珍,“养马甸子有300多年的栽果历史了,我们这边大东沟回流水的果树一次下果6000多斤。这里梨有安梨、白梨、花盖儿梨等十几个品种,口感好,酸中带甜,可以说是梨中之王。还有一种梨叫红南果梨,到8月份成熟期一面红,治疗咳嗽有特效,但这种梨采摘期晚,要到寒露才下果,红南果梨产量太少,但放得住、耐储存。”

       如今,一些养马甸子村民将家乡的梨运到沈阳、大连等地销售,颇受欢迎。不过,绥中梨的名头太响,地处建昌的养马甸子如何打响自己的梨果品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现在一些有识商家正策划将养马甸子的梨做成梨干、梨脯运往大城市超市销售,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为扩大对外影响力,养马甸子乡还举办了首届生态旅游梨花节,暮春时节,十里八乡数以千计的人来养马甸子赏花观景,复苏的山野一片桃红梨白,蜂鸣蝶舞,游客置于这花团锦簇的曼妙世界,心神俱醉不免流连忘返。

       养马甸子的自然环境保持如此之好,是乡政府“坡面流域治理”工程长期贯彻执行的结果。2001至2010年这10年间,养马甸子乡坚持植树造林,让11.8万亩荒山秃岭重披绿装。这期间,当地的水果产量从以前的1.5万吨增至如今的4万吨,占全建昌县水果产量的1/3!

       养马甸子还有储量亚洲第一的珍稀钼矿,一旦全面开采,小小的养马甸子乡将惊现经济腾飞,辽西梨乡有如一张白纸,能勾勒描绘出世间最美最好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