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脱贫攻坚有我 青春奋斗无悔
脱贫攻坚有我 青春奋斗无悔
【2020-06-13 来源:丹东乡村振兴局】

 


 

脱贫攻坚有我 青春奋斗无悔

 

2018年,只有27岁的姜云鹏,通过“三支一扶”考试,被分配到凤城市草河街道,负责扶贫工作。

为了详细掌握草河街道扶贫工作总体情况,姜云鹏先是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全辖区2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进行细致梳理,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接着用两个月时间,对草河街道6个行政村内206户44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全面入户调查走访,了解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包括住房、收入、医疗、饮水、教育、社会帮扶等与建档立卡户切身相关的方方面面。他将扶贫工作谨记于心,时常挂念着贫困户的生活。

“黄岭村某某某家房屋修缮也不知道完成没有,得抓紧时间去看看”“平安村那个蓝莓种植家庭农场今年产量应该会很高,效益会很好”“今年天气不是特别冷,保卫村某某某的间歇性老年病能不能强一点”……

工作忙碌而紧张,更需要街道各个部门和同事的配合,只有形成扶贫合力,才会更好更扎实做好扶贫工作。姜云鹏在街道党委、政府支持下,组织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宣传扶贫政策,通过宣传栏、悬挂条幅、张贴标语、入户宣讲、微信朋友圈等途径宣传扶贫政策,做到家喻户晓,营造扶贫工作氛围,同时尽量消除老百姓“等、靠、要”的思想。他坚持每半个月召开一次村级脱贫攻坚例会,每月一次扶贫档案整理例会,共同学习脱贫攻坚政策,提升业务水平,加强业务交流,形成工作合力,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现在,姜云鹏已经成长为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细致耐心的农村基层工作者。

2018年12月,凤城进入漫长的冬季。姜云鹏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发现,部分贫困户穿的衣裤比较单薄,甚至有一些生病的贫困户躺在破旧的被絮中取暖,这样的画面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回到单位后,姜云鹏眼前时常出现老乡被冻红的脸。从来不求人的姜云鹏在微信群中联系了同学,呼吁并组织同学进行了一次过冬被服募捐活动。同学们被姜云鹏的描述震惊,也被姜云鹏的赤子之心感动,大家一起在微信朋友圈中帮助宣传,最后募捐到过冬衣裤四十余件。凤城市农商银行草河支行看到了姜云鹏的求助微信,主动联系姜云鹏,并组织了一次员工内部捐赠,募捐到过冬衣裤200余件。收到衣物,姜云鹏协调统筹,把这些带着浓浓情意的捐赠品第一时间分发给各村贫困户。

繁杂的脱贫攻坚事务,让很多基层干部望而却步。但是,姜云鹏觉得,既然干上了扶贫工作,就一定要干好。他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晚上八九点下班、周末加班加点是常态,“5+2”“白+黑”,已经成为他工作生活的一部分。经常回到家之后,姜云鹏直接累躺在床上,跟父母相处交流时间也没有,而他自己也只是一个20多岁的青年,父母眼中的孩子。姜云鹏编制不在草河街道办事处,待遇与公益岗相当,常常面临基本工资几个月都不发的情况,但是他从不抱怨。

“我的钱可以少,但是贫困户的钱一分都不能少。我的钱可以拖着,可以不发,但是贫困户的钱,晚一天都不行。”这是他坚守的准则之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9年4月,春耕备耕之时,姜云鹏下乡走访时了解到,部分贫困户购买春耕农资存在困难,遂向领导反映,争取为有实际困难的建档立卡户向上争取些种子、化肥,减轻贫困户生活负担。草河街道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这一情况,联系了丹东市农科院。农科院领导当场表态,愿意帮助解决这一难题。姜云鹏迅速开展统计调查,确定47户建档立卡户,需约386斤玉米种子,并上报农科院,农科院将价值约6000元的丹玉405号玉米种送到草河街道,姜云鹏立刻组织帮扶责任人将种子送到贫困户手中。

在姜云鹏的主持下,草河街道紧抓产业帮扶,开展了以“大型企业+贫困户、特色农业+贫困户、庭院经济+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为主的“N+1”产业扶贫模式。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最重要措施,积极引导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发展产业。保卫村、平安村等主要发展小浆果产业,山东沟村主要发展绒山羊养殖产业。同时,姜云鹏及时将金融扶贫政策宣传到户。2018年,在姜云鹏的协调争取下,凤城农商行为草河街道办事处建档立卡户发放贷款8笔38万元;2019年,发放贷款3笔15万元。贫困户通过贷款自主发展蓝莓、大榛子、木耳、养羊等产业,已经形成了部分规模。

姜云鹏,一个年轻的农村基层工作者,他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报送:省扶贫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

发至:各县(市)区委、政府,市直相关部门

   


签发:刘志国           审核:郎庆贺         编辑:袁安生

电 话(兼传真):3138955    电子邮箱:ddstpgj@163.com   (共印1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