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市科技局带领市农科院的农村科技特派团来到了宽甸县红石镇小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宋万福家,跟他一起上山入林,在板栗园中7亩中药材地里开展现场指导。市农科院中药材专家岳辉实地查看后对宋万福说:“你在这片板栗林子里栽的是苍术,就是大家说的‘枪头菜’,另一种还没出苗的是玉竹,就是‘狗铃铛’,这几年药材价格总体都不错,去年收获的四年生苍术一亩地能卖6万多元。我仔细看了看,你家的苍术有两个不同的品种,采籽的时候最好分开采……”说着,他直接蹲在地里指着两种叶片略有差异的苍术详细介绍起来。市科技局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近日联合市扶贫办,针对因缺技术致贫的贫困人口开展了一次全面调查,对44名因缺技术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将他们的技术需求与农村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专长精准对接,实行“团包户,员对人”的帮扶措施,根据农户需求上门指导,“教给贫困户干,带着贫困户赚”,提升贫困户技术水平,不断增强“造血”能力。
5月中旬以来,市民政局对凤城市、宽甸县开展脱贫攻坚成效检查。检查采取查阅材料、实地入户、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重点检查2020年现有未脱贫人员的兜底保障情况和兜底保障排查工作落实情况。目前两地区已将15835名已脱贫建档立卡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其中低保14107人,特困供养人员1728人。未脱贫建档立卡122户290人中,已纳入低保范围75人,特困供养范围2人。接下来,市民政局将做好脱贫攻坚挂牌督导工作,切实做到兜底保障应兜尽兜、应保全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6月8日,市医保局到宽甸县振江镇绿江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项调研。在查看了贫困户管永琴老人的危房重建现场后,市医保局领导与镇、村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因病致贫情况和医保扶贫措施落实情况等。市医保局表示,医疗保障作为社会兜底保障的重要内容,市、县医保部门将着力解决贫困人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落实落细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和举措,把保基本、救大病、托底线的功能发挥好,为全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近日,市妇联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宽甸县步达远镇大牛沟村,走访入户贫困家庭,为大牛沟村8个村民组的建档立卡户送去1240只鸡雏和雏料,推广生态养鸡产业,扶持贫困家庭稳步增收。活动当天,市妇联领导先后走进大牛沟村暖棚甜瓜项目基地和绿源寒富苹果种植合作社进行调研,将“江城姐妹手拉手,巾帼脱贫快步走”活动和驻村帮扶“一对一”“一对五”结对帮扶活动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载体,组织市妇联执委、机关党员干部与大牛沟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贫困妇女牵手、结对68户。
到5月底,市教育局资助中心审核完成义教阶段建档立卡学生2685人,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学生625人,中职学校建档立卡学生459人。2020年春季学期,全市现有建档立卡学生3769人,其中,宽甸县2399人,凤城市827人,东港市84人,振安区47人,振兴区23人,元宝区4人,市直学校385人。有义务教育建档立卡学生2685人,其中,宽甸县1954人,凤城市586人,东港市67人,振安区30人,振兴区23人,元宝区4人,市直学校21人。6月底前,资助中心将协同财政等相关部门,完成资助资金拨付工作。
6月5日,辽东学院选派专家,为宽甸县青椅山镇开展专题技术培训,由两位农业专家现场讲解平欧大果榛子种植关键技术和肉牛、仔猪养殖关键技术,授课结束后部分村民还与两位专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青椅山镇及各村致富能手、后备干部、建档立卡贫困户村民共计60余人参加了培训。
国家统计局丹东调查队、辽宁省地质七大队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责任担当,认真做好定点扶贫工作,6月7日摸底调查宽甸县长甸镇台沟村9户年预计人均收入在5000元左右的贫困边缘户,逐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收入来源、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及他们对脱贫项目的想法等,加强对他们产业扶贫项目的跟踪监测,防止生产资料短缺、农产品积压等情况发生。
日前,我市2020年“春蕾困境儿童救助”和“春蕾慈善书屋”项目正式启动,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在宽甸县集中开展,救助1250名贫困儿童,资助7所小学,由市慈善总会组织实施。春蕾困境儿童救助”项目救助对象为低保户、低收入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1-6年级小学在读学生(含校办幼儿园),具体标准为每人救助500元,主要用于生活救助和购买学习用品等。 “春蕾慈善书屋”项目资助7所小学建立慈善书屋,平均每所投资2.2万元。两个“春蕾”项目共投资78万元,12月前实施完毕。
报送:省扶贫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
发至:各县(市)区委、政府,市直相关部门
签发:刘志国 审核:郎庆贺 编辑:袁安生
电 话(兼传真):3138955 电子邮箱:ddstpgj@163.com (共印1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