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在军委国防动员部脱贫攻坚 检查验收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在军委国防动员部脱贫攻坚 检查验收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2020-06-30 来源:丹东乡村振兴局】


 

首先,我代表军分区党委和全体官兵,对军委国防动员部谭副司令员一行莅临我部检查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宽甸县牛毛坞镇小城子村,是我们丹东驻军定点帮扶的对象,过去是有名的国家级贫困村,在我印象中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自然条件差。小城子村位于宽甸县最北面,山多地少,耕地面积还不到20%,并且土地非常贫瘠;尤其是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据老百姓讲这里比宽甸其他地方都要冷,一年中有半年都是冬天,遇到大雪只能待在家里猫冬。二是交通出行难。过去村子里全部都是土路,仅有1条1米多宽的大马路通向村外,夏天车开过去几里地都是尘土飞扬,遇到下雨天道路泥泞基本上是寸步难行,尤其村民有一半都家住山上,出行不便让他们苦不堪言。三是贫困人口多。小城子村是大虎寸子、王家堡、小城子3个自然村合在一起的,全村人口860多户,过去有160户430人都是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仅有2679元,贫困发生率高达15.7%,并且村里没有任何的产业,村集体一年到头一分钱收入都没有。

2015年11月,受领定点帮扶任务以来,军分区党委深刻领会习主席关于脱贫攻坚一系列决策指示,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摆上党委重要日程,联合驻军部队打集团战役、着眼长远发展建产业链条、紧盯难点堡垒抓组织建设,尤其是2018年1月在小城子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后,我们把工作重心放在“稳定脱贫、防止返贫”上,建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年接着一年抓、一茬连着一茬干,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先后协调军地投入资金近400万元,援建3个蓝莓大棚、28个食用菌大棚、1个冷库项目,新建文化广场1500平方米,修建桥涵7座、堤坝700米、灌溉水渠1000米,硬覆盖道路10.6公里,完善3个村级卫生室、1个村部基础设施,改造35户贫困户危房。目前,小城子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80元;援建的3个产业项目,每年给村集体创收16.5万元,“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既定目标基本实现(家庭当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工作中,我们坚持分散与集团同步、输血与造血同步、授鱼与授渔同步,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站位,始终强势推进。脱贫攻坚是习主席确定的“三大攻坚战役”之一,作为军队来讲,我们感到,抓好脱贫攻坚,这是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动员令,是体现我军性质宗旨的“试金石”,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大考场。尤其对我们边境城市来说,这其中更承载着稳边富民的重大战略意义,只有老百姓都富裕了,才能人稳心稳边防稳。为此,我们把抓好脱贫攻坚作为重大严肃的政治任务、作为刻不容缓的政治责任、作为不可逾越的政治底线,党委筹划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市委常委议军列为重要议题、军民双拥共建作为重要内容,班子考帮建、主官述职、干部考察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尤其是突出党委主责、主官主抓,徐司令员和我先后10余次,深入小城子村现场办公,查找短板弱项、解决矛盾问题、督导推进落实,包括驻军部队和市、县、镇、村四级的主要领导,都是亲力亲为、亲抓亲管,军地各级普遍形成了大事大抓、常讲常抓的浓厚氛围。

二是抓联合,突出集团作战。实践中我们感到,脱贫攻坚是一项整体性工作,不能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必须军地联起手来、整合优势兵力、集团推进作战。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军分区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定点帮扶小城子村的驻军5个师旅级单位、6个团级单位的人员、资金、物资等力量进行有效整合,我们驻军部队的主要领导,经常坐在一起沟通协商,共同研究设计小城子村的发展规划、共同查找分析制约小城子村发展的深层问题、共同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矛盾难题,形成了一体联动、一体实施、一体督导的良好局面。比如,我们研究出台的《驻丹部队联合脱贫攻坚实施办法》,建立的“三报”“三评”机制(情况汇报、要情通报、媒体公报,单位自评、群众助评、军地联评),很好地把军地的力量凝聚起来、优势发挥出来、效能释放出来,打造出了“军字号”丹东模式帮扶品牌,使脱贫攻坚战役更加高效、更具力量、更有成效。

三是抓设施,打造特色品牌。我们把脱贫攻坚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和地方一道大抓道路、医疗、水利、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我们投入了150多万元,把小城子村所有的道路都进行了硬覆盖,包括家住山上的村民住宅全部都修通了水泥路,最远的村民家距离山下都有370多米高,在全省所有贫困村中率先实现了路路通、户户通,困扰老百姓多年的出行难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我来村里好几次碰到老百姓,对部队帮助村里修路的事情都是交口称赞。还有,我们投入近10万元,修建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制作专题展板等等,第一时间把党的最新政策、习主席的最新要求、军队帮扶的最新成果传递出去、宣扬开来,用乡风文明引领乡村振兴,让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思想深入人心。

四是抓支部,建强组织根基。习主席讲,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这方面,小城子村有很好的组织建设基础。我印象很深的是,第一次我来村里翻看村党支部的会议记录,16年到现在就记录了厚厚的三个大本。与党员谈心时了解到,村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得非常好,党员汇报思想、党日活动开展,包括党员以老带新等都搞得有声有色。为此,我们注重在巩固优势、强化功能上下功夫,专门安排宽甸人武部党支部书记、副部长王文银,为常态驻村第一书记,帮理党建思路、规范制度落实、指导活动开展,比如,开展“七一”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到鸭绿江断桥重温入党誓词、到凤城大梨树现地参观见学,等等,切实把村支部打造成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让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目前村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五是抓产业,形成发展链条。我们注重把眼光放在长远,改变过去“扶贫就是给钱给物”的惯常做法,突出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从根子上去解决问题。先后邀请了20余名产业专家驻村入户,与镇村干部对接、同贫困户座谈,反复考察论证小城子村的特点特色、资源优势和产销能力,最终确定了兴建“菌类、蓝莓、冷库”三类产业项目,采取“土地流转+股份分红+务工收益”的方式,现在每年能够为9名贫困户发放务工费用1.8万元,为69户分红32100元,为32名贫困人口支付大病救助费用34400元,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致富奔小康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推动形成了产业脱贫的稳固发展链条。

六是抓关爱,聚力解难帮困。我们注重把党中央、习主席的关怀温暖送到贫困户的心坎上。比如,我们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活动,发动驻军部队82名团以上干部与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一对一”进行功课辅导、特长培养、助学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有,我们协调联勤第966医院、丹东何氏眼科,持续开展“送医送药到一线”、“军地携手光明行”等活动,免费为村民送去稀缺药品、进行眼睛义诊,等等,有效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诊疗难的问题,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欢迎。

下步,我们将坚决贯彻习主席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国动部这次检查为契机,按照首长的指示要求和工作组指出的问题,进一步深入查缺补漏、进一步巩固产业项目、进一步突出党建帮扶、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的总体战、巩固战、持久战,向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交出合格答卷!

我就汇报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