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摘下了“贫困”帽子,迈向小康生活。葫芦岛市南票区金星镇史家窝铺村仅剩的唯一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子华一家也将迎来脱贫的曙光。
今年已经77岁高龄的李子华妻子因癌症去世,家中一双儿女均有智力障碍,无法独立生活,全家生活十分窘迫。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劳动能力有限,想要脱贫也难上加难。
去年10月上旬,驻村扶贫工作队与定点帮扶单位南票区法院共同研究决定,帮助李子华老人一家开展庭院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并为其购买了10只四个月大的绵羊羊羔,以帮助李子华一家激发“造血”功能,实现稳定增收。在老人的精心呵护下,当初的绵羊羊羔如今均已长大,近日,伴随着四只新生的小羊羔咩咩落地,“造血式”扶贫终见成效,李子华老人一家迎来了脱贫的曙光,让人欣喜不已。
金星镇史家窝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李子华 感谢政府感谢党,这已经生了4只小羊羔了。后面还有5只待产的母羊即将分娩,今年我的年收入将保底有8000元!
金星镇史家窝铺村第一书记 苏晓俭 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后,我们去年决定了以这种“造血式”的扶贫办法帮助李子华一家,现在已经有4只小羊羔成功成活,预示着李子华一家即将成功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坚持因户施策、因人施法。只有像金星镇史家窝铺村这样,将李子华这样的贫困群众扶上马送一程,使其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参与者,他们才能真正转变成为受益者。输血是方式,造血才是目的。只有贫困人口自身具备了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和能力,变“输血”为“造血”,才能真正加快推进脱贫奔康的步伐,真正走上可长远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