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苏家屯白清姚千街道瓜田飘香 香瓜成产业 农民尝“甜头”
苏家屯白清姚千街道瓜田飘香 香瓜成产业 农民尝“甜头”
【2020-07-11 来源:沈阳市苏家屯区委宣传部网信办】

       “今年的香瓜丰收啦!”7月9日,在苏家屯区白清姚千街道广袤的瓜田里,处处回荡着村民们的笑语欢声。

       采摘、分拣、摆箱、装车……田水村村民边福来当天收获了5000公斤香瓜,在地头就被吉林、沈阳本地的批发商买走,日收入达3万余元。

      “2001年的时候我是村主任,想着种啥效益好、适合我们村的土质,后来学习了香瓜种植技术,就决定带着咱们村民种香瓜致富,这样一户带一户,现在大家基本都是种瓜的行家里手了!”边福来说,“2010年我们成立了合作社,打出了田水八里香香瓜的招牌。规模壮大了,批发商就来了。现在我们4月份扣棚卖瓜苗,6月底到10月卖大地香瓜,效益越来越好喽!”

       田水村香瓜种植最初几十亩,经过20年的发展,到现在全村和周边各村都在种。

       佟家村村书记徐亮说:“我们村以前都是种玉米,现在村民们跟着田水村种香瓜。在传统大地香瓜基础上,还创新种植了冷棚香瓜,提前一个月下瓜,和田水瓜错峰,还能卖上价钱,村民们腰包渐渐鼓起来了。”

       关于销售渠道,村民们也有办法:“疫情期间我们还担心销售,现在来看担心是多余的,物流畅通了,每天都有外地货车来采香瓜。马耳山的游客比往年还多了,都爱顺路来买我们的瓜,我们还通过微信、直播销售……”

       今年,田水村及周边村农户种植香瓜已达2000亩,总产值2000余万元。香瓜每亩效益7000-8000元,最多给村民带来年收入20万元,是种植玉米收入的5倍。农民们真的尝到了“甜头”。

      【记者手记】

       种出品牌 种成产业

       把一个小小的香瓜种出了品牌、种成了产业,田水村人用20年的摸索实践告诉我们,成功的背后是汗水+头脑+坚持。20年来,田水村人始终坚持用诚信招徕顾客,回头客多了,香瓜不够卖了,他们就开始暖棚种植,最后冷棚发苗再种。有了品牌,有了产量,就吸引了更多的客商,香瓜产业就这样成为良性循环。富裕的田水村紧跟时代,微信、直播一样也不少,路边摆摊、景区售卖,花样繁多的销售渠道打通了农民致富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