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盘山县村级经营性收入预计将达到5000万元。不断发展壮大的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战略在盘山县的深入实施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近两年,盘山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全面摸排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挖掘资源潜力,激发经济动力,凝聚村集体合力,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实力增强。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抓住这一根本,农村经济才能旺起来,群众的腰包才能鼓起来。近两年,盘山县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从村级班子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训、农村金融、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对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进行指导实践。尤其从2018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基金。各镇街立足实际,逐村研究分析,找准发展思路和对策,确立了资源开发型、盘活存量型、创办实业型、物业租赁型、合作经营型5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举措。太平街道张家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借助“村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由街道、村共同出资建设了94栋高标准温室大棚,租赁给当地群众发展棚菜生产,以此来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集体增效、农民增收。
太平街道张家村党支部书记赵红光介绍,“我们这个设施农业小区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160万元,以90栋大棚算的话,村民每栋棚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这样村民收入达到360万元,这是一举双赢的好事。”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既要催生内力,更要施以外力,找准增收路子,合力鼓起村级钱袋子。羊圈子镇九龙村有耕地5000多亩,多以旱田作物种植为主,长期以来,村集体经济收入一直为零。今年,九龙村借助省级扶贫巩固资金支持,以每亩6000元的价格,与当地的辽宁景瑞实业有限公司达成100多亩的红树莓转让协议,由村集体统一经营。
羊圈子镇九龙村村委会主任周立波介绍,“经营红树莓给我们村送来了一场及时雨,预计今年收入将超过10万元,这笔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村搞一些农业设施和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