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引贤下乡”助推农村经济发展(主题) ——盘锦市实施多元精准人才战略见成效(副题)
“引贤下乡”助推农村经济发展(主题) ——盘锦市实施多元精准人才战略见成效(副题)
【2020-07-20 来源:盘锦市融媒体发展中心】

    “引贤下乡”工程实施以来,盘锦市探索出多元精准的人才助力乡村实施路径,构建了“城归”人才支撑乡村振兴网络,促进了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实现了人才发展与乡村振兴互惠共赢。


     现代农业发展有新作为


     人才与乡村产业不断融合,农村资产资源有效被激活,农村共享经济、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大洼区田家街道大堡子村,北漂小伙回乡全身心打造集碱地柿子生产、教学、科研、网销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公司,为农户免费提供土壤水分检测、农产品统一分拣,带领全村200多名农民共同致富,120余名合作社会员,年增收500万元。大洼区荣兴街道的“新乡贤”挖掘辽河口文化内涵,建成了788平方米荣兴博物馆。同时,将闲置民居进行整村改造升级,加入“轻博物馆”理念,打破时空限制,将文物展示融入生活,吸引市民下乡进行休闲体验。朝鲜族集聚村盘山县甜水镇二创村充分利用域内少数民族民俗风情优势,建成了家庭旅馆14户、家庭小酒馆5户,并建设52亩荷花垂钓池和65亩采摘园。2019年5月,举办民俗旅游节,吸引2000余名市民参加,形成以旅强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的旅游新格局。


     农民生活水平有新提升


     各类“新乡贤”逐步从“引进乡村”发展到“沉入乡村”,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了释放,农民就业更加充分,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得到了全面提升,生活更加富足,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宜居。大洼区新立镇唐家村依托水稻和河蟹两大产业资源引进90后高校毕业生创办农业企业。近两年来企业发展迅速,河蟹出口和设施农业两项业务年创汇450万美元,通过成片经营土地实现了农民增收最大化,促进村民每亩地增收300元。离市中心较远的盘山县甜水镇甜水村成功引进返乡创业大学生,带领村民开启电商事业,打造“盘锦优选一亩田”线上商铺,日订单6.3万元,逐步将一个偏远小村庄打造成东北首个“拼购村”。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新跨越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乡村振兴的“短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是实现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引贤下乡”工程的实践中,“新乡贤”不断赋予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发展方式和内涵,探索出“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发展新模式,有效破解了“三农”发展的一些难题,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19年初,盘山县吴家镇孙家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与本村“新乡贤”合作,成立了孙家酒业有限公司,可实现村集体增收30万元。2019年7月,大洼区清水镇清河村在国营农场体制下,探索新时代村级经济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引进企业家类“新乡贤”,共建“村+民+企”村级经济组织股份制村办企业,通过流转土地开展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经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和百姓同步增收。


     如今,盘锦的乡村正涌现出一批“新乡贤”,逐渐成为助力盘锦市乡村振兴中的一支重要人才队伍,让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