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草河街道以“三大工程”决胜脱贫攻坚战
草河街道以“三大工程”决胜脱贫攻坚战
【2020-07-24 来源:丹东乡村振兴局】

 

眼下正是脱贫攻坚战最吃劲儿的关键时期,对于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来说,也是要拿“真本事”的时候。草河街道立足辖区实际,通过打造“三大工程”,在打基础、利长远上下功夫,为脱贫攻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支部,打造“桥头堡”工程

扶贫首要扶支部,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一直以来,草河街道党工委把建好农村党支部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通过打造“桥头堡”工程,进一步筑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草河街道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为切入点,结合各村实际制定“一村一策”实施方案,采用“四个一”整顿措施进行全方位逐村整顿。“桥头堡”工程的实施,有效调动了村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各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也随之不断完善并增强。

街道党工委“乘胜追击”,创新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龙头企业”等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2020年,街道与辖区龙头企业华达农场沟通后,由华达农场吸纳全街道2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资金80万元入股发展黑木耳一体化建设,每年入股收益将以不低于10%的比例逐年返还。街道把贫困户的利益与优势产业联结起来,将贫困户“扶上马”,切实为贫困户趟出了一条脱贫增收的新路。

强班子,打造“领头雁”工程

2020年既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又是临近村两委换届选举的关键之年,街道党工委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为契机,严格按照程序要求,在村后备干部中推选群众认可度高,且熟悉市场经济、农村工作和具有带头致富等能力的党员充实到村两委班子队伍中,使村两委班子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既是党的政策的明白人,又是引领贫困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杨大志原是山东沟村的党小组长,也是枫源羊业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利用自家产业免费为村中15户贫困家庭送去“致富羊”,并免费提供饲料、传授养殖技术,使贫困家庭年均收到达到2万元左右;管继军原是管家村党支部副书记,是村中榛子种植大户,他与村干部牵头成立大榛子合作社,鼓励村中5户贫困榛农入社,2019年年末,入社榛农年总收益较2018年增收65万元,贫困户因增收而高兴得合不拢嘴。

杨大志和管继军已于近日通过街道的“领头雁”工程正式“走马上任”,分别任命为山东沟村党总支书记和管家村党支部书记。目前,草河各村两委班子人人都是致富带头人,街道党工委希望他们在脱贫攻坚发挥“领头雁”作用的同时,能够促进本村人才回流,进而为乡村振兴发展积蓄人才力量。

强队伍,打造“干细胞”工程

草河街道党工委以组建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为最终目标,打造“干细胞”工程。一是采用创新项目。街道党工委与辽东学院农学院沟通联系,实施“党建+人才”校街联建项目,使村级党组织有产业项目的党员树立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把党员队伍培养成“造血干细胞”,增强党员们在脱贫攻坚中的“造血”功能。

二是采用创新举措。通过“1+N”帮扶措施(1即一名包户党员,N即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由包户党员依据贫困户实际制定“一户一策”脱贫方案,以“输血”与“造血”并举,使街道206户贫困家庭走出困境。

三是采用创新结对。平安村8组党员王汉泽的邻居李光齐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干细胞”工程中,王汉泽主动与李光齐结对“认亲”,定期自掏腰包为他送上米面油和应季衣物,力所能及缓解其生活压力,并作为信息反馈员,时刻向党组织反馈李光齐的脱贫情况。街道采用有帮困能力的党员在贫困户中以亲属、邻里等“就近”原则结对“认亲”的方式,时刻掌握脱贫进度、适时调整帮扶措施,对易返贫现象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全面稳定街道现有脱贫“满血”成效。

草河街道脱贫攻坚“桥头堡”、“领头雁”、“干细胞”三大工程相互作用、互促互进,切实筑牢了基层党建根基、强化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发挥了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有效提升了支部的服务能力、提高了党员的服务意识,使党员群众在党的引领下,以智慧和双手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报送:省扶贫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

发至:各县(市)区委、政府,市直相关部门

   


签发:刘志国           审核:郎庆贺         编辑:袁安生

电 话(兼传真):3138955    电子邮箱:ddstpgj@163.com   (共印1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