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我市正式启动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按照“县普查、市审核同步推进”原则,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决定从省、市、县选派的镇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县乡(镇)机关干部中抽调干部组成普查工作队伍。共抽调市派驻的镇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387名干部组成审核员队伍,各县(市)区抽调县、乡、村1008名干部自行组建普查员队伍,全市共组成51个普查组336个普查小组,对全市所有建档立卡户和所有有建档立卡户的行政村,逐村逐户进行普查。至7月25日,共普查建档立卡贫困户22854户52921人,普查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行政村429个,普查率100%,圆满完成进村入户普查工作任务。
为确保脱贫攻坚普查顺利开展,我市全体普查人员不分昼夜和公休,冒着酷暑,迎风淋雨,头顶烈日,脚踏泥泞,尽心尽力战斗在普查第一线,严守普查职责和纪律,不断完善熟练普查方法,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穿行在山间和屯堡,逐村逐户交流询问和填写入村、入户普查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完成脱贫攻坚普查任务而默默无闻的奉献着,涌现出一批十分感人的事迹。
刻苦学习保质量。这次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面对精细复杂的普查工作,就连专业的扶贫干部也明显感到有点力不从心,然而,我市普查队员们并没有因此而退却。在市、县举办的培训课上,普查人员认真聆听每一个细节,并做好笔记,遇到不明白的环节就当场提出,直到完全弄明白为止。市工信局王弼政、市检察院牟平、市应急管理中心孙大棚、市广播电视大学吴泽刚、八河川镇王国强、市卫健委戴东等都是年过50的老同志,有的面临马上退休,在每天的普查结束后,利用夜晚难得的休息时间,反复记忆各种不同普查表的填表说明,几乎都到半夜时分。在本次普查工作中他们老当益壮,入户攀谈,细致询问,和蔼问候,逐渐成为了普查人员中的佼佼者,其他普查人员有不懂的地方也经常咨询请教,他们细心讲解并主动帮助核对、填写每项指标,确保普查质量。
克服困难保进度。本次普查表精细复杂,问题查找细致繁琐,普查任务相当繁重。由于我市村民有空的时间段一般都集中在早餐、午餐和晚餐时间,因此进行入户调查填写普查表时,普查人员就得起早摸黑、废寝忘食。遇到一些不愿配合的村民,还要耐心解释,多次上门直至肯配合登记为止。宽甸县红石镇是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最多的乡镇,有贫困户1518户,这次普查安排了22个普查小组,其中就有市档案中心、市水务中心和中国人寿派出的6名女同志。面对高强度的普查工作,她们从没有一句怨言。她们说:“虽然家里事情很多,但我们必须克服。乡镇工作都很忙,不能因为我们个人原因而耽误普查的进度,尽可能少影响县里和乡镇工作”。填写普查表时,她们不厌其烦,一遍遍修改,直至准确为止,较好第完成了普查任务。
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市供销社刘旭东,7月20日即将举办婚礼,但接到普查通知后,他二话没说,打起行装报到参与普查工作。市科技局韩冬,7月16日在接到岳母病逝的噩耗后,仍然坚持到将当天的工作指标全部完成后离开岗位。市自然资源局郐秀冕,普查前踝关节扭伤没有痊愈,几天下来踝关节又肿了起来,市法院蔡厚赫扭伤脚踝,一直坚持普查工作,从来没有缺席。振安区扶贫办王佩斌、潘立明、市信访局商清波、市就业和人才中心卜啸天等人,长时间和贫困户交流,嗓子都哑了,但是,含上药片缓解后依然奋战在普查一线。市生态环境局宽甸分局吴国君、丹东日报社曲丹凤及凤城市选派干部顾鹏,家里亲人患病需人照顾,但她们收起思念的泪水,普查工作始终全力以赴。市市场监管局李长亮、市林草局卞春来入户时被马蜂叮咬,被送往医院简单脱敏处理后,第二天就又都返岗继续普查。“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轻伤不下火线,我能继续工作!”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普查不忘献爱心。市房产公司王志樯,市抗美援朝纪念馆关寒,刘桂贤,王焕亮等同志,由于普查的大韭、小韭村距离乡政府路途较远,中途还要换乘小船,他们每天早早出发,随手购置一些贫困群众所需生活用品,尽所能帮助群众解决生活难题。宽甸县财政局刘福亮,普查中面对贫困家庭子女生活困难,主动拿出200元现金,为贫困孩子捐款。许多镇村帮扶干部,向普查人员看齐。古楼子乡大蒲石河村帮扶干部刘磊和乡干部自掏腰包给贫困户王永安买了10只鸡,发展养鸡生产。面对普查人员和帮扶干部的爱心,贫困群众异口同声说:养儿养女,都不如跟着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