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辽宁作为海洋大省,正努力全面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辽宁,全方位提升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2019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提出“清洁渤海、健康渤海、安全渤海”的战略目标。近几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咬定目标、高位推动、攻坚克难,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攻坚任务稳步推进,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向好态势逐步稳固,“蓝色海湾”综合治理和渤海专项整治修复等一批重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辽宁省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我省修复滨海湿地2100公顷、整治修复海岸线33公里,两项指标均超额国家下达修复任务的10%。其中,滨海湿地修复面积占国家总任务的四分之一、海岸线整治修复长度占国家总任务近一半。为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全省累计安排14个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7亿元。5月底,14个项目已全部转入现场施工。其中,营口团山海洋生态修复项目、锦州大凌河口海洋生态修复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其他整治修复项目至少完成总工程量的30%以上,预计10月底前所有工程全部竣工。截至目前,14个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安排的生态修复项目和盘锦、锦州、大连“蓝色海湾”综合整治项目累计整治修复滨海湿地4930公顷,整治修复海岸线30公里。通过退养还湿、拆除海岸带私拉乱建构筑物、进一步整治沙滩岸线,一批重点难点和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众亲海空间极大拓展,海岸带景观全面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得到广大百姓点赞。葫芦岛绥中沙滩岸线是我省重点保护的沙滩岸线之一,葫芦岛市结合这次整治行动,对辖区内滨海旅游区域进行了重新规划,环境更加整洁,管理更加规范,沙滩品质得到较大提升,未来这一海洋资源将更好地助推当地滨海旅游经济发展。盘锦“蓝色海湾”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整治修复,拆除养殖设施池塘580个,面积约5万亩,有效改善了辽河口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未来该区域生态多样性将得到快速恢复。营口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从建立之初,一直致力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这一独特海蚀地貌景观得到很好保护。通过整治修复,公园环境品质有了质的飞跃,并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近三年游客量逐年递增,平均每年达到210万人次。虽然受疫情影响,但2020年自5月份开园以来游客量已达到80多万人次。依托海洋公园解决了当地部分居民就业问题,收入也有了一定增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持续显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道路上大步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