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行绿树展开洒脱的身姿,一片片花海绽放灿烂的笑脸,一排排崭新的街灯照亮了夜行人的路……不断提升完善的盘锦市百公里健康绿道给市民的业余休闲生活带去了极大方便和享受。
站在辽河佳苑后面的百公里健康绿道兴隆台区段,三五成群的骑行者迎着岸边的河风倏忽而过,与路两边的鲜花绿树草地河水浑然一体,共同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全长约67.79公里的百公里健康绿道郊野段,涉及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大洼区,盘锦市依托环境优良的自然资源,提升完善沿线两侧绿化栽植乔灌、花草,建设标识、标线、指示牌、驿站等附属设施,打造生态、休闲、宜游、宜行的绿色廊道。沿线而行,广大市民可欣赏美丽神奇的河海交汇、苇海湿地等盘锦地域特色风貌,形成城乡景观相连、人景交融的生态空间。
据了解,百公里健康绿道郊野段起始于向海大道北段与科技大街交汇处,向北经辽河湿地公园,向西到辽河左岸堤顶路,沿堤顶路向南经立北路至育红村,沿法盘公路(新荣线)向南至红海滩大街,沿红海滩大街向东与向海大道衔接与城区段形成百公里闭合线路。
绿道于2019年5月开始全面启动,将于2020年9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为了更好地推进百公里健康绿道郊野段项目建设,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项任务,市林湿局与市自然资源部门和各区建设单位做好协调沟通和督促推进工作。截至目前,绿化建设方面以杨、柳、榆、槐等乡土树种为主,多层次推进健康绿道建设,栽植乔灌木1.2万余株,栽植地被、藤本植物3.3万余株,播种宿根花卉3万余平方米、栽植花卉4万余株。健康绿道沿线的植物搭配、各种花卉点缀使绿道郊野段景观更加绚丽多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绿道郊野段完成绿道标识标线,各种铺装及维修400余平方米,自行车停放处30余处,标识、指示牌100余个,驿站设施3处,厕所2个,垃圾箱30个、座椅30个、石凳20个,景观石15处等附属设施,大大满足绿道的使用功能。
“每天晚饭后我都和老伴在这绿道上走一走,吹吹河风赏赏景,是一天中最享受的事儿。”在辽河佳苑二期居住的孟大爷乐呵呵地说。
百公里健康绿道郊野段依托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突出盘锦地域特色,沿河流、湿地、村庄道路开展绿化建设,实现了水、岸、景有机结合。同时,完善了沿线标识、驿站等基础设施,为市民打造了环境整洁、设施健全、功能完备的绿色生态廊道。在满足群众绿色出行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了景随步移、人景交融的生态空间,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园林新村是盘锦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村屯,是盘锦市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和发展方向,也是保持田园风光、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2017年在盘锦市提出在建设全域化美丽家园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绿化工作力度,以甜水镇南锅村、太平镇新村村、唐家镇北窑村、田家街道大堡子村等11个村屯为样板,开展园林新村建设,带动盘锦市乡村绿化提档升级。
几年来,盘锦市乡村绿化工作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以建设园林新村为重要抓手,大力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工程,补齐生态短板,努力实现乡村绿化园林化、庭院绿化花果化,已先后打造园林新村113个。2019年在“全国生态文化村”遴选命名活动中,大洼区大堡子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殊荣,是园林新村建设的一次升华,成为盘锦市乡村绿化建设的一个新标杆。在此基础上,2020年盘锦市计划建设园林新村22个,并纳入市政府2020年重要民生实事。各县区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基础条件好、村屯规划布局合理或具有文化底蕴的村屯,实施园林新村建设。对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等适宜绿化区域全部绿化、栽严补齐,对村屯道路沿线、公园广场周边、村屯主要出入口、庭院、水体周边等重点部位按标准进行绿化建设,提档升级。市林湿局对园林新村建设情况跟踪督导,推进园林新村深入开展。截至目前,启动24个园林新村建设,超额完成年初计划任务,栽植各类乔灌木3.14万株,栽花9.5万株。
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城乡共享。市林湿局局长徐伟说,百公里健康绿道郊野段和园林新村建设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契合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下一步,要严格质量管理,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实行全过程跟踪,确保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加强与各相关单位的沟通配合,实现信息共享,按时间节点要求督导三区有序开展绿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