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青春的激情在这里燃烧——“新乡贤”助力大洼区荣兴街道发展的故事
青春的激情在这里燃烧——“新乡贤”助力大洼区荣兴街道发展的故事
【2020-08-10 来源:盘锦市融媒体发展中心】

       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返乡队伍逐渐成为各地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盘锦市实施“引贤下乡”工程以来,一些大学生及青壮年打工族看到了家乡发展的前景,纷纷返乡就业创业,赋予了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新的内涵。


       回乡就业,讲好故事宣传家乡


       2019年5月,荣兴街道作为“引贤下乡”工程示范点,依托自身旅游业发展优势,大力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具妍是一个生长在荣兴街道中央屯村的朝鲜族女孩。她于2012年毕业于南京晓庄学院,毕业后辗转于上海、韩国工作。在了解家乡大力发展旅游业,亟需朝鲜族特色及元素的注入时,她毅然返回家乡,成功应聘为荣兴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入职以后,她不断创新讲解方式方法,激发游客对荣兴朝鲜族历史文化的兴趣。“讲解员讲故事不是照本宣科将文字转述给游客,而是要用游客爱听的话语,讲述这座村庄的历史、文化、生活,让他们在轻松愉悦中有所收获。”具妍说。2019年7月,具妍代表家乡走进了我市“职工读书会”栏目,对自己家乡的旅游产业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和宣传。节目播出后,荣兴博物馆和稻作人家民俗村得到了广大游客的关注,博物馆参观人数剧增。开馆两个月以来,每日接待量从100人左右增加到400余人。工作之余,具妍收集整理了《朝鲜族泡菜制作技艺》《朝鲜族稻作习俗》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为申遗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作为本村的“新乡贤”,她包揽了与韩商对接的翻译和接待工作,成为政府与韩商沟通的桥梁。在疫情防控期间,她将各项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和通知第一时间翻译成韩文,并发送给在韩国打工的朝鲜族同胞。


       学有所用,创新理念文旅融合


       近年来,荣兴街道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乡旅自然而然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一大产业,而民宿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民宿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马雪是吉林建筑大学一名毕业生,先后在长春、吉林几家公司任职,2018年春节回家乡荣兴探亲,深深的被家乡的变化所吸引,记忆里不起眼的民居被集中改造成了民宿。而这些房屋的改造正是她的专业所长,于是她产生了一个念头,要让自己的所学为家乡建设服务。2018年7月,马雪成为荣兴庄园设计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不分昼夜搞设计,不断地将荣兴历史、朝鲜族民俗和辽河口文化融入到民宿设计作品中,成功地设计出10套民宿及景区休闲、餐饮空间。建成的民宿在经营过程中得到了游客的赞赏,特别是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游客,忆起了当年的往事,让乡愁成功地留在了这片退海之地。为了更好地了解朝鲜族民俗文化,马雪先后两次自费到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区考察。“我的出行既为丰富自己,更为建设家乡。每一次出行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出行都有更大的提高,每一个设计都加入了更新的理念。”她说。


       不改初衷,“诚心为舵”扎根基层


       2019年,我市为解决青年人才短缺问题,面向“双一流”高校公开招聘硕士学位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宋晨曦得知家乡招聘高学历人才后,毅然放弃攻读博士后和年薪20万的高薪就业机会,回乡就业。2019年7月,他带着对家乡的感恩之情,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到荣兴街道,投身到家乡建设的最基层。入职后,他先后负责荣兴街道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规划、招商引资、生产安全等工作。他从工作事项规范管理入手,先后主持撰写各项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近3万余字。并积极推进了荣兴热带水果大棚项目、荣兴食用菌种植与加工项目、包装项目,开阔的视野和全新的思维理念,得到了街道领导的认可。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所有基层干部的春节与以往不同,宋晨曦在大年初一立即返岗工作,连续45天一直吃住在单位,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他说:“回到盘锦,看到了盘锦的变化。来到了荣兴,才真正地感受到了乡村发展快速和进步程度。”他说自己爱上了这里,将尽自己的全力,为荣兴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像具妍、马雪和宋晨曦这样的返乡大学生在家乡发展,并成为家乡的“新乡贤”并不是个案。在“引贤下乡”工程的感召下,一些返乡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很快融入到农村工作中,有的成了村级管理的新生力量,有的成了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有的成了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相似的年纪,相似的经历,这群大学生把青春播撒在黑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