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依托肉牛养殖 促进乡村振兴
依托肉牛养殖 促进乡村振兴
【2020-08-26 来源:锦州新闻媒体集团日报编辑中心】

      一只只膘肥体壮的肉牛在栏舍里悠闲地吃着草料,晒着太阳。对锦州凌海市北卫肉牛养殖合作社的农民们来说,这些肉牛就是他们致富的希望,是名副其实的“摇钱牛”。

  位于锦州凌海市大凌河街道西南7公里的北卫村西山,交通便利、种植、养殖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秸秆再利用养牛项目在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19年5月,北卫村以“三变”改革为契机,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核心,先行试行,因地制宜,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发展项目。项目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进农业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补齐农业短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打造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在市、街道等部门“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规划与配合下,认真研究农村“三变”改革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整合资金和力量。

  在农村,玉米秸秆处理一直令人头疼。北卫村根据本村实际,利用本村3000亩玉米秸秆及自有打捆机的资源,省去饲料成本50%,这样不但增加了纯收入,而且打包后的玉米秸秆农民不用再焚烧,避免了大气污染,改善了环境。利用养牛项目,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环境友好型养殖,统筹考虑北卫村养殖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推进以肉牛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结构调整,形成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经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保持肉牛生产的稳定,加快发展扩大优质肉牛生产。推进村集体经济战略性调整,把农民增收和集体增利结合起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真正实现了把资源变为资产。

  “国家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和‘三变’改革的结合,让我们村有限的资金变成无限的资产,壮大了集体经济。”北卫村的村民高兴地说。到现在为止有15户农民股东投资,村集体利用高铁占地补偿款340万元,政府扶贫资金61.68万元,凌海市青年商会扶贫资金5万元,国家专项扶持资金120万元入股合作社,为北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增添了新的动力。北卫村“两委”班子根据人口、资源、环境等综合承受能力的实际情况,在上级农业部门的政策、资金扶持下,在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强迫村民增资入股的前提下,以凌海市北卫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开展秸秆再利用养牛项目。村民投资入股40万元,每一万元为一股,按正常利润每股每年能分到1000到1500元,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使农民真正成为了股东。同时,大凌河街道把专项的扶贫资金投入到北卫肉牛养殖合作社,所得利润由街道扶贫办分给全街道的建档立卡户人员,使他们真正地逐步稳固脱贫。

  通过精心管理,肉牛养殖获得效益,凡是投资入股的,均有收益;村集体利润分红用于壮大集体经济:包括村内道路维护,村屯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改善,扶持建档立卡户稳步脱贫,为村民报销有线收视费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农业保险,自来水费等。村委会组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组成项目监督委员会,定期了解和掌握项目的实施效果,对措施不到位的,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同时广泛接受村民的监督,对秸秆再利用养牛项目的实施效果要进行张榜公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