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既有“鱼”更有“渔” 好日子才能“年年有余”
既有“鱼”更有“渔” 好日子才能“年年有余”
【2020-08-31 来源:锦州新闻媒体集团日报编辑中心】

初秋的天气正好,阳光明媚而透彻。锦州北镇市赵屯镇赵屯村的六旬老汉王维国正忙着侍弄家里的羊群。这些羊是2017年镇党委政府送来的“扶贫羊”。当时他和老伴只能靠种地为生,没啥别的来钱道儿。因为身体有病,也不能外出打工,日子过得很艰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刚开始有四五只,我们老两口没事就琢磨这些羊,准备它们爱吃的饲料,有啥毛病赶紧找兽医询问……慢慢就有了养殖经验。”说起这些肉羊,王维国的话匣子打开了。在老王的精心呵护下,当年底,羊群就开始繁殖,卖了第一批羊,见到了“回头钱”,老王养羊的信心足了。如今,老王每年靠着养羊就有一两千元的收入。“再加上我们的低保金和合作社分红,早就脱贫啦,日子还越过越好呢。”老王眯着眼睛感慨地说。  老王嘴里的“合作社”是锦州北镇市赵屯镇去年以中央专项扶贫资金和省财政专项资金注资的北镇市曹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刘树文水稻种植合作社和北镇市恒信制鞋厂,每年可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带来至少400元的收益。  和王维国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金家村的孙世宝家。靠着“扶贫羊”和入股分红的收入,这个五口之家也已经脱贫摘帽。据了解,赵屯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215人,目前已全部脱贫摘帽。  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这是赵屯镇党委政府坚持多年的扶贫政策。针对贫困户的危房改造问题,他们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016年翻建危房4户,2017年翻建4户,2018年翻建5户、维修16户,2019年维修15户。目前,全镇贫困住房均为安全住房,无危房情况。全镇共有往诊贫困户8户,镇卫生院定期安排村医生往诊,并做好记录,同时大力宣传“五重医疗保障”,使贫困户了解对应政策。  保障了贫困户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后,镇党委政府又把目光投放到增加收入上。他们在实践中发现,扶贫切块资金单纯用于发放生产物资效果不佳,如小型种植发放的肥料效果只能持续一年,个别贫困户缺乏养殖“扶贫羊”经验和规模小难以看到长期效益,产业持续带动能力不强。从去年开始,他们产业扶贫主要采取各级切块资金注资分红形式带动已脱贫巩固。其中,注入三家合作社及企业切块资金共计151.6万元,今年末按8%比例计算可得分红12.128万元。在保证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各户实际情况,将采取差异化分配方式,避免项目收益平均分配。  为了更好地增加农民收入,赵屯村通过争取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经费50万元,建成两栋高标准大棚,水电齐全,面向全体村民对外承包。村民介绍说,“现在大棚里种植的是苣荬菜,等到明年就全部种植棚室葡萄,收入更为可观。”“大棚的主要用工来源是本村和附近村屯老百姓,不少都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