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热浪一波一波煎烤着大地,室外温度高达34度。盖州市暖泉镇义尔岭董店村的村主任、脱贫帮扶工作者许会刚却在村里走街串巷,忙个不停。他正在对村里的贫困户走访调查,登记更新贫困户信息。
今年的登记更新工作可是和往年大不相同,以前,许会刚手里抱着一沓厚厚的表格资料,而今年他却是轻装上阵,只靠一部手机就行了,只要在手机上下载“营口帮扶通”APP就能把贫困户的信息直接输入到这营口市扶贫大数据平台中。
“营口帮扶通”APP是今年营口市真正做到为精准扶贫而创新研发的大数据平台的功能延伸。为了进一步实现扶贫干部的工作减负,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提升两律一度,推进精准施策,今年,我市扶贫部门开发了营口市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系统集信息采集、档案管理、数据分析统计、问题整改为一体的系统。
开发使用营口扶贫大数据平台的初衷还要从扶贫户的档案信息录入说起。为了确保我市贫困人口基础信息和脱贫成效信息的录入准确无误,方便精准施策和精准退出。我市从2016年在扶贫登记中填报明白卡。1张明白卡共计7大项,104小项,全市需填报46,152张,填写的方式都是手工完成,使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工作任务繁重。而且因为档案项目数量多、基层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交接不明以及日常管理不当等因素,导致档案保存困难重重,时常出现原始资料丢失的情况,也不利于查阅。
盖州市扶贫办指导科科长丘海威告诉记者,以前有帮扶人员入户,人员进行人工统计,不准确效率很低,对我们后台数据统计和人员管理提供方便的保障。
基于以上原因,为了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2019年9月份市扶贫部门开始研发制作大数据平台,在制作过程中,也遇到了数据不稳定、导入明白卡数据表格的调整、计算准确率等问题,但通过参与的工作人员和北京专业软件开发工作人员,两个多月时间不断地调整,终于完善制作成功了扶贫数据大平台。数据平台的研发成功,可以一次性把全部证明材料通过数字化采集上传到系统,通过提取、分类,自动生成二维码,彻底实现了“一户一码”,解决了材料缺失等档案管理难题,切实为精准扶贫提供数据底册。贫困户也拥有了专属的“二维码”,足不出户便能看到自家的扶贫档案。电子化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基层的工作压力和强度,原来乡镇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1个人1周就能填报完成,而且还没有差错。同时扶贫干部在平台上可以直观了解到主要致贫原因、脱贫稳定性、“五个一批”措施落实情况等多项数据,并将筛选出的信息转发到各责任部门,真正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解决问题。
为了把信息采集工作从电脑终端变为手机终端,从集中管理变为分散管理。于是扶贫相关部门开发了扶贫大数据平台2.0,就是营口帮扶通。帮扶通APP具有定位打卡、问卷调查、信息采集、帮扶措施、政策宣传等功能。其中定位打卡功能有效地监督了解帮扶责任人入户帮扶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2020年年初,盖州市就开始使用营口大数据平台,现在盖州4000多人在使用营口帮扶通。对管理者来说,数据的平台就能掌握每个帮扶者到没到户,到户做了什么工作,所有的数据能过平台每天都可以进行调取,查看帮扶人员入户的情况,给工作提供很大便利。
通过营口帮扶通APP,实现数据动态、及时更新完善,以“真实反馈、及时处置、按时销号、夯实基础”为核心,全面掌握扶贫成效、脱贫进展、返贫监测;同时,方便了帮扶责任人在帮扶贫困户时工作留痕,遏止了“扶贫造假”现象,切实提升群众对帮扶干部工作的满意度。帮扶责任人利用手机APP采集信息,使贫困情况看得见、摸得着。通过精准扶贫大平台建设,全市真正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人一码一卡,让脱贫成效一目了然,让扶贫措施精准有效,让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精准扶贫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运用大数据的力量,使扶贫工作事半功倍。让脱贫成效一目了然,让扶贫措施精准有效,脱贫攻坚的步伐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