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夜至9月1日晨,营口地区普降大到暴雨。9月3日,本报记者兵分两路,来到大石桥市黄土岭镇、建一镇以及盖州市万福镇、矿洞沟镇采访。
据了解,黄土岭镇的最大降雨量达150毫米,局部出现强降水和对流天气,形成严重的洪水灾害和山洪地质灾害,吕王、白家、四道、七一、芹菜峪、下仙峪等20个村遭受不同程度损失。
黄土岭镇党委副书记张东告诉记者,暴雨来袭前,该镇已将可能受到侵害的350名村民集中转移至安置点,没有人员伤亡情况发生。初步统计,此次灾情造成该镇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等损失严重,其中26处山体滑坡、51户房屋受损,15处道路中断、44730米硬化道路损毁,119座各类桥涵、8670立方米河套护坡被冲毁,148栋农业大棚、约1806亩农田过水。
雨停即是命令。9月1日清晨,镇相关部门组织480名工作人员,出动152台车辆开展抢险工作。村民积极组织抗灾自救,全村联动参与抢险抢修。24小时后,全镇已打通全部应急便道,基本满足群众生产自救和外出通行条件。同时,投入大量机械设备维修道路和清淤河道,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严防贫困群众出现因灾致贫返贫情况。“暴雨给我们带来很大麻烦,但是我们要面对问题,并且积极解决问题。现在,很多村民都相互配合,开展生产自救,相信很快就会让我们的家园焕然一新。”张东满怀信心地说。
来到建一镇,只见道路两旁多棵枝繁叶茂的树木被连根拔起,过河通行的桥梁被冲击垮塌,方便车辆通行的8米宽道路多处被“拦腰截断”。据建一镇镇长朱禹霖介绍,该镇11个村均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3个村断电,20户房屋、24.1公里道路受损,53座桥涵、33660立方米河套护坡被冲毁,237栋农业大棚、约138亩农田过水。
与黄土岭镇相同,建一镇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情况。“每个村都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暴雨来袭前,各村组长通过微信群,及时通知村民转移到安置点。一旦发现有哪个村民
没有回复,组长就会登门告知,做到了家喻户晓。”朱禹霖说。
76岁的板长峪村村民方新文告诉记者:“暴雨过后,镇政府及时组织抢修人员,仅用一天一夜就修出一条道路。看到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尽快渡过难关。”
此次降雨,盖州市矿洞沟镇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带来山洪下泄,导致矿洞沟、万福等乡镇部分桥梁、路面受损。盖州市第一时间组织交通、公路、电力等相关部门,调集机械抢险设备、物资,组织上百人抢险队伍,迅速开展抢修保通工作。
万福镇位于玉石水库下游,受降水影响,域内16个村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4725人,转移人口802人,道路、桥梁、农业作物等经济损失约680万元。
“大家再加把劲儿,把竹竿、树枝都清理干净,让抢险车辆尽快通过。”在道路抢修现场,万福镇镇长田富鑫一边给大家鼓劲儿,一边提醒过往村民注意安全。
兴隆屯村农户王运艳告诉记者:“受大雨影响,家里13亩地、5栋黄瓜大棚全部被淹。现在,大棚内积水太多,不能及时排出,黄瓜苗浸泡久了,太阳出来一晒,都得烂在地里。得知情况后,村干部立即赶到我家,帮助我们抗灾救灾。”看到村干部满脸的汗水、湿哒哒的衣服,王运艳紧握着他们的手连连道谢:“要不是你们,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距万福镇不远的矿洞沟镇,抗灾救灾工作也正在紧张进行。矿洞沟镇四面环山,降雨量达237毫米,全镇上下14个村的道路均遭损坏,其中苏堡村、张堡村、毛岭村受灾严重,79户居民房屋受损,1337只家禽冲失、65560株果树冲毁,278盏路灯损毁、36处线路出现电力故障,38800米河堤、93座桥梁损毁,370栋农业大棚、5480亩农田过水。
暴雨过后,各级干部走村入户,查看灾情,帮助维持秩序、疏散群众、疏通道路。截至目前,盖州市、镇、村三级打通公路22公里,疏浚河道2800延长米,恢复供电2300户,通讯基本恢复。盖州市委市政府组织调拨救灾物质,将7100箱矿泉水以及火腿肠、方便面、面包等大量生活物资送到村民手中,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