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小看这些玉米叶,经过咱们村民们的巧手,它们摇身一变可就成艺术品啦。”对于本溪高新区日月岛街道柳峪村的不少百姓来说,那些普通人眼中不起眼的玉米叶,可是他们增收致富的金点子。
多年来,当地村民主要以种地、外出务工为生,村里剩余的劳动力忙活一年下来的收入也不是很高。2018年,村党支部书记赵永刚在外出学习时偶然了解到玉米叶可以编织工艺品的情况后,想着村里每到秋末冬初就有满地堆积的玉米叶子,若利用好这些废弃玉米叶子,不仅能减少焚烧带来的环境影响,还能带动百姓增加家庭经济收入,那何不变废为宝发展草编产业呢?于是,本溪巾帼草编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合作社成立后,村里经常聘请专业草编老师为村民进行手把手免费培训,合作社成员还自掏腰包,购买模具、布料、染料等,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不少百姓编出了花瓶、拖鞋、小包、帽子等,赵永刚便带着大伙参加大大小小的农博会,渐渐地,柳峪村草编工艺有了知名度,不少产品卖出了平时种地不敢想的“好价钱”,村民的参与热情愈发高涨,村里也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乡村特色的玉米叶草编产业发展之路。
为拓宽销售渠道,合作社借助互联网+的模式,积极与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沟通、争取合作,并建立巾帼草编微信群,让大伙儿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报团学习交流、提升技能。现在,合作社草编产品也由最初的生活品向艺术品创新升级,已经可以编出家居类、办公用品类、工艺品类、服饰鞋帽类等四大类近百个品种,得到不少草编爱好者的好评。
“像这种造型别致的蒲团,一个就能卖上200多块钱。”赵永刚兴奋地说,如今,草编工艺品成了柳峪村农民增加收入的新路子,短短三年时间,来到合作社从事草编加工的村民已经有30余人,还吸引了来自辽阳、抚顺等周边城市的爱好者慕名前来学习,合作社里的“编织达人”还到省外为当地爱好者进行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