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黑山县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支持村级集体产业振兴力度,积极申请上级资金及政策,打造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农民增收。2018、2019两年,黑山县以设施农业和标准化养殖产业为重点围绕精品果园、设施蔬菜小区、高效经济作物、标准化养殖小区、特色经济林、标准化养殖小区、产业融合发展、水产养殖等七大领域实施乡村振兴项目28个,占全市项目总数29%。目前,2018年项目建设全部完成,2019年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生产过程全覆盖。段家乡中心村设施农业发展项目设施,采用有效连接农户与市场、生产与技术模式,变经营的小规模、分散化为规模化、产业化,通过实现农业规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
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依靠现有资源、要素条件,引导农民积极适应市场竞争,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项目,实现产品增值。对肉牛养殖等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养殖技术产业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在资金投入、要素流通、税务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全县农业生产由简单的种养模式向高效农业转型升级。延伸乡村产业链条,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坚持特色发展,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环境整治与发展特色民宿经济等结合起来,建设运行高效的乡村产业链。加快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推动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农技培训力度,全面深化农村土地确权,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小农户开展生产经营合作。高质量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力争在每个产业振兴村培育一项特色产业,引领带动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创业致富。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确保资金投入取得实效。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产业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县级项目主管部门严格落实省、市、县乡村振兴发展项目实施方案和锦州市项目管理制度规定和要求,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严格把控项目支持对象、利益联结机制,优化政策导向,支持和鼓励村集体领办创办、村企合作、村社合作等多种实施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协同支持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