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四道河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思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努力培育产业大户,全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找准发展着力点
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四道河村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传统玉米和水稻为主,人均耕地仅两亩,忙碌一年下来,种地的收入十分微薄。为了增加收入,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为了使村民增收致富,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实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道河村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开始探索发展大棚产业,以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大户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大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了特色产业基地的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提高,村民们持续增收稳步实现小康生活。目前,全村有种养殖致富产业项目的家庭近30户,村里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家庭近百户,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为探索合适的产业发展道路,村“两委”班子多次自费到外地以及本县其他乡镇、村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经过多方考察,反复研究,向村民代表、党员征求意见建议,多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研究产业发展方向。立足本村实际,按照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的转变,最终确定把发展大棚产业作为特色产业项目,带动村民致富、集体经济增收,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
强化村班子建设
当好“领头羊”
2016年,四道河村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村委3人,支委3人,刘毅任党支部书记。2020年6月,刘毅开始同时担任村书记及村主任。在刘毅的带领下,村党支部坚持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严格按照“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行规范、活动经常、档案齐备、作用突出”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在村级事务方面,认真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村“两委”就推动经济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等方面事宜,积极提出合理性意见建议,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四道河村班子还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采取行之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助力村民致富。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特色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搞好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市场等各个环节,不断增加龙头牵动能力。四道河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积极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发展蛋鸡养殖、温室蔬菜、食用菌、设施果园等。2018年,村党支部书记刘毅在心中打起了搞大棚水果的算盘:大棚种植高效农业是增收致富的好项目,在里面干活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一年不少收入,比常规种玉米强多了,如果到盛果期每亩至少能增收一万多元。为解除部分村民想发展高效农业却又担心没技术、怕赔钱的顾虑,村“两委”班子坚持干部带头示范,积极向各方面争取投资90万元,整合30亩土地在村头建了13个标准化大棚发展黄桃和红堤葡萄产业,带动全村进行特色产业发展。
带领村民齐致富
努力实现科技兴农
近年来,清原镇四道河村村民王魁带头成立了民合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抱团发展香菇生产,该项产业成为本村和周边村民主要致富项目。合作社先后建设了香菇菌包厂、保鲜库和两个生产基地。其中,12个发菌棚,72个出菇棚,合作社并负责技术指导,并统一销售。社员租用合作社香菇生产基地大棚,实行分户生产。去年,合作社150名社员种植香菇210棚200万段,产值达1300万元。今年,清原镇民合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用短棚立体层架式新技术,种植T2香菇新品种喜获丰收,带动了村民持续增收致富。目前,合作社已发展香菇420棚200多万段,预计产值达1400多万元。不仅鼓了社员腰包,还带动本村和周边社员30余户种植香菇,每年全镇有4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分红。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四道河村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四道河村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技术培训,健全完善农技推广,加快优质新品种,节本增效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把特色农业生产真正纳入依靠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轨道上来,增强竞争力,实现农业生产力快速发展。
四道河村“两委”班子每年都要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产业生产大户等参加县镇组织的科技知识培训、理论业务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鼓励村民接受先进的生产理念,不断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农业发展的需要。还积极邀请技术人员、致富能手到村里讲授农业科技知识,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传授大棚果蔬、食用菌种植经验等,使村民们进一步增强科技致富本领。村班子也会和合作社密切练习,利用香菇基地经常性开展多类技术培训,带领广大村民学技术,脱贫致富。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四道河村党支部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村“两委”班子的工作重点,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开展道德模范人物表彰活动,树立典型。积极开展文明家庭评比活动以及文明信贷活动,对诚信户进行免抵押贷款,扶持文明家庭户进行特色产业发展。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督促村保洁员,定期清运垃圾,进行垃圾分类,村民对村环境卫生满意率达90%以上。开展农村志愿者活动,村妇联成立妇女志愿者服务队,定期走访帮助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解决生活难题。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人居环境,2017、2018年出资20万元对村内巷道进行硬化,硬化水泥巷道2600延长米。争取上级资金硬化街道1500延长米,铺沥青路面2.6公里,净化了村屯环境,便利了村民通行。
四道河村在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高度注重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文化振兴、科技服务等目标工作,推进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