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楼就能在社区吃到放心可口的饭菜,家庭医生随时上门解决看病那些事儿,不出社区就能参加各类文娱活动……这些关于老年生活的幸福憧憬,在中山区林海社区已经成为了现实。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5年,为应对老龄化社区困境,针对老年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在中山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葵英街道党工委利用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管理优势,指导林海社区党组织从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吃饭和娱乐入手,率先打造了以7项基本养老服务项目为中心、医疗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林海模式”。
借助“健康石葵向阳居家养老驿站”,弃管楼院从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变“中枢”,老人们的健康休闲购物一站式“配齐”;家庭签约医生和远程诊疗终端把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送上门,实现“医养”无缝对接;“璞养芳华长者之家”开创了“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新模式,物业公司发挥自身场地、人员和居民粘合力等先发优势,养老服务更精准,更贴心,企业拓展服务范围的同时提升社会形象,一举多赢;在云杉双创基地,街道党工委协调整合辖区资源,引入爱心餐饮企业,依托园区内部食堂改造升级“青云小食堂”,成为周边众多“空巢老人”的“解忧食堂”;“亿达云集小食堂”不仅为周边居民、商户、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就餐便利,更云集敬老爱心,为老年人提供就餐优惠,“爱心馒头”只送不卖,传递温情;在“怡康之家”一切从微笑开始,服药、沐浴、进食、清洁等服务标准化、流程化、细节化,自理、失能、失智、术后康复、住院中转、临终关怀老人,在这里享受到满足感动幸福的日式居家养老服务。葵英街道还以“楼院微吧”为助老前沿,积极探索社区互助式的普惠养老模式,先后建设“楼院微吧”社区助老点40余处,在倾诉与倾听中温暖老人。
2017年、2018年,“林海模式”作为政府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写入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市推广。近年来,中山区深入推广“医养一体”养老模式,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出台居家养老“1+1+N”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扶持政策,引进社会组织运营管理,以专业化手段满足个性化养老需求,推出了“林海模式”2.0升级版。“林海模式”2.0升级版的葵英街道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呈现出规模化和体系化,保障更多、服务更全、焦虑更少,有效提升了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内涵、服务水平,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由健康人群,向失能、半失能人群养老拓展;从物业管理小区,向弃管楼院延伸;由政府主导,向社会化运作转变。养老政策和配套措施完善化、参与企业多元化、服务网点和服务对象全覆盖化、服务项目和服务内涵差异化、服务团队专业化和服务手段智慧化。
林海社区居民何阿姨说:“这里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温馨、幸福。吃饭不愁,有小食堂;看病不愁,医生随时呼叫;出去买菜,社区有班车;想活动一下,就和老朋友们到社区参加活动。没有后顾之忧,子女也放心,这是我理解的小康生活的模样。”老年人安心舒心了,子女就有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老年人幸福快乐了,社会的和谐就有了更加清晰的注脚;老年人有所依托了,文化健康向上的氛围就有了强有力的支撑。几年来,通过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群众看到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的效果,对党总支的工作更加支持了。通过“三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的探索,林海社区的治理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社区各项工作都得到了普遍加强,先后荣获“全国绿色社区”“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辽宁省先进党总支”“辽宁省文明和谐社区”等称号,林海社区成为了中山区社区建设的“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