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图书馆等公共场馆免费开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口袋公园”拓展绿色活动空间,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污水治理实现从“污水靠蒸发”到“清水绕人家”转变……今年,盘山县着力推进十件重点民生实事,不断探索新时代下的民生工程新路径,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共场馆:文明新风润心田
“妈妈,我要去那栋大楼!”家住在盘山县水岸蓝桥的季然小朋友每天放学都要妈妈带他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去走走看看,墙上的每一幅图画他都细细地看,讲解员叔叔阿姨的每一句讲解他都耐心地听。
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故事,让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走进基层、走进群众、“飞入寻常百姓家”。
盘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筑面积为2.2万平方米,包括志愿者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爱心驿站、家风馆等场馆。他们采取“1+3+4”的工作模式,以县、镇、村三级为单元,搭建三级书记抓落实、三级志愿队做服务的组织架构。目前,全县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文明实践所13个,文明实践站174个,志愿服务队187支,规模还在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实行群众“点单”、文明实践站“报单”、文明实践所(中心)“派单”、专业服务队伍“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服务模式,让文明实践充满活力、更接地气。
位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的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县职工之家等公共场馆已实现免费开放。城乡居民可以到这里办理借书卡进入图书馆内阅览图书;工会会员可到现场录入信息后即刷脸进入馆内活动。盘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如今已成盘山居民的新去处,有力推动了民风和谐、邻里和睦,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口袋公园:颜值与关怀并存
利用边角地、闲置地、废弃地进行建设改造,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锻炼、休闲、娱乐的公共场地。这是“口袋公园”的使命和意义所在。
位于盘山县城府南区块的“口袋公园”,是今年盘山县为满足县城居民休闲娱乐需求而重点打造的公益性项目,于今年8月投入使用。项目在原有井下公园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以“一带二环三心”为空间布局,通过进一步完善原有公园内的基础设施以及增设健康慢跑环路、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感官花园等功能性项目,打造一个优质、为民、开放、乐活、有温度的公共活动空间,全面满足不同年龄层群众的休闲娱乐需求。
在开放“口袋公园”的同时,盘山县推进华发公园与锦绣花谷景区一体化开放,让城乡居民都能欣赏到美景。
污水处理:碧波清流常伴
虽已到了冬季。但沿河晨练仍是很多百姓钟爱的健身休闲方式。如今的盘山,潺潺流水碧波荡漾,清新空气扑面而来,河边漫步总令人心旷神怡,这其中污水处理工程功不可没。
盘山县城镇污水处理厂承担着盘山县城区和周边生活区及企业的生产生活污水处理任务,随着城镇和周边地区人口的增加以及企业的增加,原有的污水处理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污水处理需求。为确保全县城区的污水处理达到合格标准,盘山县在2019年底投资3000余万元,对原有的新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全面的提升改造;同时投入1000万元对辽宁新材料产业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实施了提升改造。
今年6月底,经提升改造后的盘山县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日处理量污水量达到1.3万立方米;辽宁新材料产业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于5月初正式运行,日处理污水量在3200立方米左右。经过处理后的生产生活污水均达到了国家一级A的排放标准。
此外,盘山县城与辽宁新材料产业经济开发区雨污分离工程的完工,也进一步完善了县城的功能设施;曹韩线道路拓宽改造工程、胡家镇客运中转站及停车场建设的完工,让百姓出行更便利;凤凰桥桐轩、农垦佳苑和东部新城小区的绿化工程勾勒出一幅“出门见绿”的大好美景……
截至目前,盘山县十件民生实事已圆满完成8件,正在推进2件。随着项目落地完工,切实解决了一批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