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几天,《丹东日报》以《【钩沉】“安东市八道里沟,提老铁”》为题,细数八道沟的前世今生之后,今天,“今日头条”又以《〈八佰〉里“老铁”说他是安东八道里沟人,安东八道里沟在哪?》为题“点名”这里,与全国各地更多读者一起探寻印刻在丹东人脑海中的元宝记忆!
现原文转发:
《八佰》里“老铁”说他是安东八道里沟人,安东八道里沟在哪?
《八佰》上映已经三月有余,毋庸置疑,这是一部质量过硬,热血而又让人感动的电影。这部一波三折的影片,在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余味之外,还有无休无止的争论。但是对于丹东观众来说,除了影片观感的震荡之外,影片中那外乡人无法体会的小彩蛋,更让我们激动不已。
这个彩蛋来自《八佰》中姜武所饰演的“老铁”一角,老铁受伤后对着张译所饰演的“老算盘”说道:“安东市八道里沟,提老铁,没有人不知道”。虽然地名叙述不太严谨,但是姜武那不太正经的胶辽官话一出口,也足够让丹东的影迷们为之一振。《八佰》背后的历史中,四行仓库一战并未有东北籍军人参战,“老铁”应该是导演设计安排的角色,其用意先不论,从“老铁”臂章上的“67军”字样,证明其肯定是东北军,再加上那不太正宗的“海蛎子味”,足以佐证他想要叙述的地方就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安东八道沟”。
丹东城区由西南到东北横向排列着九条自然沟形成的区片,即头道沟到九道沟。早年间,这些“沟”都有溪流汇入鸭绿江,后来由于大量“闯关东”移民的迁入,“沟”成了人口汇集的居住区。九条沟中,八道沟距离安东的前身“沙河子”较近,所以较早得到开发。“穷于家,富八道,乱七八糟城隍庙”。这句解放前流行于安东的市井俗语,形象的描述了当时八道沟的特色。八道沟是丹东地区丝绸和棉织工业的发祥地,因而有大量巨商、富贾聚居于此,因而素有“富八道”之称。
光绪二年,也就是公元1876年,由艚船会出资,在元宝山麓兴建了一座天后宫,当时安东航运业发达,天后宫是由艚船会为祈海上平安集资而建。共占地24亩,有正殿四所。起初由于招募的住持品行不端,滥用庙中资财,致使该庙三年后即废弛。为此,县里明令规定,该庙由各大商号轮流看护、维修,各项收支按季列榜公布。各类庙产均备案,不许住持插手,天后宫又得以维持。
由于当时安东靠江、靠海吃饭的人口众多,天后宫香火一直非常旺盛。光绪八年,光绪皇帝更是钦赠御匾,当时算是东北最大的妈祖庙了。天后宫前的大空场,一直都是县内举办大型活动和聚会的场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娘娘庙会热闹异常,锣鼓喧天,知名的京剧名角演唱酬神戏,成百人捧香跪拜。庙会其实也是艚船从业人员彼此联谊的机会。
除此之外这个广场也是零卖木炭和柴草的场所。妈祖诞辰这一日天的娘娘庙会也称为艚子会,这一天从八道沟到江沿,全是做买卖的。摊床、卖艺、卖药、说书、唱野台子的也都找地方或者搭台或者打场,全街男女老少,都穿戴整整齐齐,打扮一新,赶来逛街、逛庙、看热闹,这一天的安东可比过年热闹。八道沟里兴建了天后宫后,又相继有碧霞宫、三官庙、火神庙、关岳庙等庙宇兴建,后来到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丹麦牧师于承恩在元宝山建教堂传教,元宝山更是成了宗教名山。八道沟一带人口增加,人流汇集不亚于当时安东地面的商业街区。
安东总商会还在八道沟修建了寄骨祠,每年冬季鸭绿江封冻,航运就会中止,外乡人客死安东,有的不能马上埋掉,寄存在寄骨祠,以便来日由海路运回原籍。每当春季伊始,鸭绿江解冻,诸多死者家属来安东起灵,此地便每日哀嚎不断,在春夏之际,棺内尸体更是腐臭难闻,于是安东商务会出资盖房,将寄骨祠迁至九道沟里乱葬岗一带。商会出资的重要原因,就是几家私营缫丝厂相继建立。
清末,辽东地区的“边禁”解除后,“闯关东”的山东、河北移民跨海而来,大量无主的土地得到垦种,山场也被利用起来,柞蚕养殖大面积铺开,缫丝产业方兴未艾。安东开埠之后,缫丝产业已发展为安东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而承载这一产业大发展的正是八道沟地区。当时的八道沟紧邻沙河镇火车站,向南直通鸭绿江岸码头,无论是来料,还是出货都非常方便,同时不处于建筑密集的商业街区,因而很多商人在此投资设厂。
早期的安东缫丝厂,出口柞蚕丝原料到日本等地,其加工成丝绸利润丰厚,许多工厂开始增加织绸业务,后来又发现日本漂白丝绸畅销世界后,开始增设漂染车间,逐渐从单一工序的作坊式工厂,发展为复合型的私营企业。从事缫丝、织绸、漂染联合生产的工厂逐渐增多,八道沟的名声更是声名远播。如义泰祥丝织厂(一部分后来的绸二厂)、正原号织绸行(后来的棉织一厂)都集中于此。安东产的柞蚕丝远销英、法、德、意、瑞士和印度等国家,其中义泰祥所产的单鹿、双鹿柞蚕丝绸,更是畅销欧美。东北沦陷后伪满成立,各厂营业状况逐渐衰落,直到解放后才得到转机。
除此之外,为了回应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在1905年建立的镇江山公园,1911年原兴凤道(东边道改)道尹赵臣翼、鸭绿江采木公司理事长程道元与安东商会会长王建极以元宝山为址,修筑中国人自己的公园--安东公园。诸如安奉铁路警察局、安东地方警察学校、安东女子初等小学堂等设施机构都设立在八道沟地区,使之成为安东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核心区域之一。
正是因为“八道沟”在老安东时期留下的浓墨重彩一笔,才让这里在众多安东知名区域中脱颖而出,甚至可以当作名片向外推荐,笔者认为这也可能是《八佰》的创作者们选择出处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