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谱写“魅力无穷 幸福太平”建设新篇章
谱写“魅力无穷 幸福太平”建设新篇章
【2020-12-21 来源:太平区委宣传部】

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全面客观总结“十三五”时期历史成就,描绘“十四五”时期发展蓝图,作出全面部署、系统安排,为我市加快融入经济发展新格局,迈向高质量转型新阶段,开启全方位振兴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精神鼓舞人心、带来希望、充满力量。

太平区把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迅速召开区委十三届十七次全会,动员全区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市委全会精神上来,把握新阶段,找准方位、明确定位,精心编制好“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太平未来发展开好篇、谋好局、起好步。

市委全会提出“构建‘一核一轴两区两带’发展空间布局”,太平区作为全市转型发展框架的重要支撑部分,备受鼓舞,倍感光荣,全会的规划构想为太平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发展动能。太平区将深入推进三大战略,实施三大工程,为全市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贡献太平力量。一是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实施“1232”工程。以省级新型材料产业开发区为支撑,打造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两个产业基地,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在“十四五”末期,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实现工业华丽转身,重塑太平工业辉煌。二是推进“文旅兴区”战 略,实施“12510”工程。以省级文化旅游服务业集聚区为支撑,建设特色商业和特色文化两个街区,传承矿山、玛瑙、红色、地域、休闲 5 种文化,打造国家矿山公园、鑫维玛瑙城、顺吉商业综合体、红玛瑙美食广场、永灵博物馆、福宇博物馆、“万人坑”纪念馆、塔子沟休闲区、细河湿地公园、亚太度假村十大名片。擦 亮“世界玛瑙之都”和“世界工业遗产”两大世界级品牌名片。三是推进“生态立区”战略,实施“1245”工程。坚持和践行“两山”理念,围绕海州露天矿周边区域,采取环境治理和开发利用两种举措,谋划矿山公园提升区、新能源开发区、生态示范区、特色文体功能区4个功能区,在露天北部建设工业遗产矿山文化产业园、南部建设新能源光伏发电产业园、西部建设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园、东南部建设阜新玛瑙文化创意产业园、东部建设城市型体育健康产业园 5 个产业园,让昔日的“伤疤”发生蝶变,将生态痛点化为环境亮点。

近日,阜新市获批成为国家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太平区将主动作为,借助这一重大利好的东风,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通道对接、产业对接、平台对接、市场对接,打通商贸物流、休闲旅游康养两大通道,积极承接高端装备制造及配套、新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通用航空、节能环保等产业转移,建设京津冀绿色食品供应基地、特色文化旅游康养目的地、技能型人才培养输送地。同时,深度融入全市区域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以红树路、煤城路、太平大街、高孙路为核心的“两横两纵”经济发展区,实施细河南岸综合治理,畅通南岸路网建设,推进城区向东协调联动发展。加强与阜矿集团协同合作,创新地矿融合发展模式,多渠道盘活阜矿集团在我区闲置资源,形成良性投资循环。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吸引力、竞争力。面向未来,太平区将继续按照省委“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和市委“四个一流”工作要求,窗口前移、措施前置,以最优惠的政策、最周到的服务,强力推进太平营商环境建设在全市走在前、作示范。

太平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与正在开展的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相结合,坚决把好入口关,全面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脱贫助困长效机制,加强就业培训,推进富民增收。进一步统筹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社保、体育等社会事业,扎实做好民生实事,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建好“一网五平台”,增强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蓝图已经绘就,逐梦惟有笃行。太平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精神,动员全区广大党员群众,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奋力谱写“魅力无穷 幸福太平”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