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平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紧盯“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奋斗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太平区下辖1个镇11个行政村,总人口18970人。2015年年底,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4户、305人。截至2020年12月,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现存建档立卡人口133户222,已全部稳固脱贫。
这是一组令人骄傲的数字。
2016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围绕脱贫攻坚目标的标准精准施策,全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全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达标要求,全部实现脱贫。累计危房改造49户,对不在改造政策范围内的21户通过动迁的途径区内有效解决。义务教育累计资助“两免一补”49人次,资助金额3.675万元,实现了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基本医疗参保人数累计1101人次,健全完善区镇村一体化分级诊疗体系,实现标准化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累计保障贫困人口就业161人次,公益岗安置岗位9个。累计纳入农村低保934人次,累计发放低保金232.55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9年的6700.68元增长至2020年的7470.16元。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各行业基础设施累计投入1699万元,镇、村硬化路达80%;建成村级活动阵地11个,实现村村有活动阵地;11个行政村移动通信和宽带网络通达率100%、4G网络全覆盖,所有自然村全部通动力电,广播覆盖率达100%,电视覆盖率达100%。贫困群众增收能力不断提升。实施农业产业扶贫项目2个,实现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所有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农村特色产业培育不断壮大,益贫带贫机制不断健全。农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强化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实施农村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等工程,党的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自实现全面脱贫以来,太平区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采取“四个狠抓”,确保实现高质量稳固脱贫。
——狠抓责任落实,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职专责推进工作落实。精心谋划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重点工作调度会等,安排部署工作,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严格压实责任——建立健全“联村包户”制度,实现包保干部入户对接率100%。强化协调指导——定期组织开展“五个一批”及相关单位的业务工作协调会,及时分析和发现问题,协调联络相关行业单位,指导脱贫攻坚工作保质开展。严格巡查督导——组建由区委督 查室、政府督查室、纪委、组织部、扶贫办等部门构成的专项督导巡查组,常态化开展督查巡查。
——狠抓政策落实,着力推进政策惠民。
持续强化增收帮扶——按照“重点抓帮扶,关键抓精准,核心促增收”思路,综合实施多项增收帮扶举措,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采取扶贫产业项目到户、建档立卡户入股分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等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加快发展优势产业。持续强化政策落实——全面落实教育扶贫“两免一补”资助政策,实现贫困家庭学生生活补助全覆盖。切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对域内所有建档立卡户住房进行安全性认定。扎实开展健康扶贫,持续开展贫困户“一站式服务”“四重医疗保障”等工作。严格落实各项综合保障,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全面落实优抚保障政策。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极大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强化精准识别——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有效防范返贫和新发贫困现象。严管项目资金——规范扶贫资金使用,确保资金有效发挥作用。夯实基层基础——扎实开展抓党建促脱贫工程,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引领脱贫号召力。
——狠抓巩固提升,打造脱贫攻坚特色。
建立健全防贫减贫预警监测机制——进一步强化“返贫预警、未贫先防”动态化监测管理,全面防控已脱贫建档立卡人口返贫。建立健全长效帮扶机制——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促脱贫、防返贫的核心举措。建立健全社会扶贫工作机制——发挥社会救助效能,联合有关部门帮扶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