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原本是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副主任,负责资金审核支付、政府采购、业务培训等工作。尽管习惯了舒适的办公环境与朝八晚五的日常工作,但在得知组织上选派第一书记之后,她便主动请缨,毅然决然的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
朝阳市龙城区边杖子镇位于朝阳市龙城区西北部,距离市区10公里,2018年,全镇有省级贫困村3个,市级贫困村4个,拥有贫困户1037户,贫困人口1870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困镇,在脱贫攻坚中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巾帼何曾让须眉,柔肩亦能挑重担。2018年3月,许明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岗位,来到龙城区边杖子镇正式开始驻村工作。面对着艰巨的脱贫任务,她深知自己肩上的分量。为了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她对全镇9个行政村进行逐一走访,并对7个贫困村进行现场调研、全面摸底,了解贫困村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在与驻村干部、村干部和村民沟通中,她了解到,全镇相当一部分行政村公共设施欠缺、基础条件落后、生活条件艰苦,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集体收入,是一穷二白的“空壳村”。两年多来,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改善全镇落后面貌,许明积极奔走、争取资金,引进技术、发展项目,改善设施、美化环境,为全镇的脱贫工作与民生保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截至目前,边杖子镇7个贫困村全部整村脱贫,仅2019年就有180户349人实现脱贫。
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许明的个人事迹得到了组织上的高度认可,在2019年度考核中她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等次,并荣获2019年朝阳市龙城区五一劳动奖章以及2019年龙城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经过组织上推送,辽宁日报、辽沈晚报、朝阳日报、燕都晨报等多家媒体都第一时间对许明的事迹予以报道。现如今,许明在当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边杖子镇的百姓都知道镇出了位“扶贫有道儿”的女书记。
——盘活土地资源,发展集体经济
没有集体收入,开展脱贫工作就是纸上谈兵。实现村集体收入,必须依靠扶贫产业,而发展扶贫产业,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是关键。在调研走访中,许明了解到辛杖子村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完全具备发展扶贫产业的资源禀赋。在多方探讨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她便开始主动与村两委沟通,挨家挨户的做村民的工作,成功流转村集体土地面积150亩。并寻求“娘家”单位市财政局的支持,申请资金40万元,成功建成了“企业+村委会+农户”模式的辛杖子村精准扶贫标准示范园,发动村民种植山楂、板蓝根等经济作物。2019年,全村仅销售板蓝根收益就达8万元,让辛杖子村贫困人口实现了长期稳定脱贫。
——精准技术帮扶,发展扶贫项目
先进的技术是贫困户赖以脱贫的必然出路。多年来,火神庙村不但缺少自己的产业,更加缺少与之相匹配的先进技术。村民们一直盼着有人能够为他们发展扶贫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可无奈求贤无门,使村干部很多想法都无法付诸实践。
为了破解缺乏技术支持难题,许明带领村干部长途跋涉赴敖汉新惠镇实地考察引进“北虫草”项目,并通过人脉关系,联系到省微生物研究所的专家进行论证,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再次向市财政局申请项目资金40万元。有了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许明便放开手脚、大胆探索,租借村里的闲置厂房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精准脱贫新模式,动员全村百姓集体种植“北虫草”。经过半年的协调运作,项目便投入运行,不但解决了全村50余人就业问题,而且每户每年至少可创收3万元。一些村民喜出望外的说,“我们现在根本不需要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办好民生实事,改善落后面貌
多年来,边杖子镇一直因为财政上捉襟见肘,被落后的基础设施所困扰。镇上许多道路坑洼不平、路灯常年不亮、冬季用水困难,很多村脏乱差已经成为常态,村支部的桌椅板凳破损严重,办公电脑严重缺乏,许多驻村第一书记反映,平日里录信息要跑到几公里的镇上才能办公。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许明起初也是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但职责所在,驻村干部就是为镇里为百姓解决困难的。她深知,改善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扶持,没有上级部门的扶持是不行的。为此,她再次打报告、请资金,陪同镇领导共同到市财政局作汇报、做工作,求助“娘家”单位。几个月下来,她往返于市财政局和镇政府之间,奔走于各科室之间,也不知求了多少人情、废了多少口舌、经了多少奔波,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为镇里以及朱杖子村、黄金店村、大房身村、辛杖子村、新房村和姑营子村申请森林防火经费、党群服务中心维修费、道路建设费、卫生室建设费、文化广场维修费、文化大舞台建设费、贫困村基础设施经费、路灯维修经费以及村道路硬化、环境综合治理资金共计175万元,真正为镇政府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解决了燃眉之急。现如今,镇上的道路也平了,村里的路灯也亮了,百姓吃水也不愁了,村支部的办公环境得到完善,村里百姓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边杖子镇正在逐渐成为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富裕、邻里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乡镇。
面对这样一位女副书记,镇里领导的喜悦溢于言表,私下里经常打趣的说,“当初来个女同志做副书记,我们还有些不愿意,以为只是来镀个金,没想到给我们镇里办了这么多实事,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多亏了组织上给我们派来了许书记,可帮助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