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里好几户不是贫困户的人家,都想跟着我学养牛养羊的技术呢!”在清河区杨木林子镇佟家屯村,脱贫户刘世勇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我现在充满了幸福感、成就感。”
刘世勇家是因病致贫户,因为患有颈椎病,手术后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家里没有了收入来源,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就更加困苦了。2017年,刘世勇家成为村里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一户。
在了解到刘世勇家里的情况后,扶贫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结合本户情况和个人意愿,鼓励刘世勇夫妻发展养羊项目。“刘世勇家的院子非常适合发展养殖,羊的繁殖周期短,效益也好。”扶贫工作人员说。由于此前并没有养羊的经历,刘世勇的心里有些忐忑,扶贫人员就找来专业养殖技术人员,给刘世勇传授养殖技术知识。为了真正掌握养殖技术,刘世勇自己主动到周边的养殖户家里“蹲点”学习,虚心向养殖户请教,认真记下关于羊的防疫、配料等技术。村里只要是养羊的地方,都留下了刘世勇的足迹。
掌握了技术,刘世勇也坚定了信心,用30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购买了第一批7只小羊羔。短短几年的功夫,刘世勇家的小羊羔就发展到了20多只,卖羊奶、羊毛、羊肉,一年下来,刘世勇家收入七八千元。
踏上了养殖路的刘世勇,干劲越来越足,养殖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去年春天,刘世勇了解到肉牛养殖的行情很好,果断将家里的羊全部卖掉,购买了两头牛。如今,买来的牛已产下了两头小牛犊。按照市价,一头牛能卖2.5-3万元,手头宽裕了,刘世勇家的困难,也都迎刃而解了。
“咱虽然是贫困户,可咱不能在家里坐着、等着,现在有国家的帮扶,给养殖的钱,还给咱找专家,村干部和帮扶人员更是三天两头就往咱家跑,牛羊养大了还帮咱找销路。自己更得认真干,不止想办法脱贫,还得想办法致富。”刘世勇说,“党的政策好,俺的干劲也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