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锦州湾畔起风帆 勇立潮头谋发展——滨海新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锦州湾畔起风帆 勇立潮头谋发展——滨海新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2021-01-19 来源:宣传与群团工作部】

      2020年年初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国内外经济巨大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锦州滨海新区积极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坚定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把项目建设作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突破口,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优化闲置资源、全面升级营商环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砥砺奋进,攻坚克难,保持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项目为王,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


  2020年,锦州滨海新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以“重强抓”专项行动为抓手,以“飞地经济”为牵引,紧紧围绕“两港联动”战略和全市“8+3”产业发展布局,强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区工管委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赴北京、江苏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成功举办“锦州江浙精细化工产业合作推进会”,并与常州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年新签约项目1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个,累计签约额142.5亿元。围绕产业链条,不断深化对口合作。抢抓东北振兴和长江大保护双重国家战略机遇,重点围绕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产业转移项目,优化全区产业布局,以常州北美化学集团为主导,引进与其相关的萘系、颜料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医药中间体、能源配套、污水处理等13个项目,推动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式联动和全产业链发展,锦州滨海化工产业园被评为全市首家省级化工园区。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引领新旧动能转换。全年共有新开工项目16个,复工续建项目16个,重点推进项目15个,在谈项目44个,包装储备项目23个。辽宁龙宇12万吨有机颜料项目、信凯实业1万吨偶氮染颜料项目、新苏环保污水处理项目、科星生物年产2462吨医药中间体项目、京鹏热电能源配套、龙宇预处理6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锦州港保税物流园区年底前将投入运营;30万吨航道浚深项目已开工建设;杏山国际公路港建设加快,威涛、邮政、海尔等7家大型物流企业运营良好,京东、百世、德邦等知名企业顺利入驻。


      产城融合,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以笔架山风景区核心品牌为引领,积极整合滨海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举办“2020辽宁夏季旅游系列主题活动暨锦州海洋文化旅游季”活动。推进帆船帆板运动基地配套设施建设,举办“魅力滨海新区,大美山海福地”夏季房交会等系列活动,促进文旅、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滨海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近150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11.6亿元。电商势头发展良好。电商基地双创大厦正式投入使用,成功举办首届锦州直播电商节。大地保险东北电销中心已突破千人坐席,我市第一家拥有国家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的呼叫中心企业正式落户滨海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东方雨虹、攻略焊接、莱茵动力等11家单位获得市级专业创新中心资格,获批数量居全市第一,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教育事业稳步提升。积极推进锦绣蓝湾和青山小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全区公办幼儿园占比率达到45%;全面启动同锦州中学、锦州市实验学校的合作办学,促进滨海新区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快速提升。大学城建设有序推进。辽宁理工学院主体工程已封顶,计划明年9月开始正式招生。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的4栋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已完成基础承材工作,实验楼、图书馆及部分宿舍楼已完成打桩。锦州医科大学滨海校区项目选址、环评已完成,正在办理立项手续。


      做优环境,扫清高质量发展障碍


  夯实“项目管家”制度,提升营商环境建设。通过建立重点企业(项目)区领导包保机制和企业(项目)管家制度,为全区46家规上企业、38个重点项目配备了项目(企业)管家,充分发挥片区局和具体业务部门的作用,精准对接企业,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及时解难纾困,打造亲清政商环境。深化审批改革,补齐制度短板。建立重点项目容缺受理并联审批联席会议制度,扩大工程建设类项目承诺制审批适用范围,切实推动龙宇新材料、信凯实业、科星生物、辽宁理工、康泰润滑油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提前落地达产。持续推进“一网通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纵向压缩、横向整合审批流程,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完成56个大项的审批事项划转,全面提升审批大厅硬件设施水平。强化资金扶持,助力企业发展。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努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全年减税金额共计2.3亿元。


      保障民生,上足高质量发展成色


  社会保障更加精准。完成全区2489名退役军人和586名其他优抚对象人员的信息采集工作,及时拨付伤残军人、军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补助385万元,退役军人安置费583万元。拨付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454万元,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民政卫计更加完善。大力开展公墓清查治理整顿,强化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建核酸检测实验室一处。老旧小区改造更加惠民。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3293万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群星小区和老政府小区共计18栋楼,870户两个老旧小区改造外配套和内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惠农惠民政策更加高效。发放耕地地力补贴990余万元,大豆、玉米补贴680余万元。发放农机购置补贴147.44万元,受益农户95户。


      三大攻坚,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千方百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保障财政安全平稳运行。在融资化债、争取资金和盘活资产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打好蓝天保卫战,按时完成涉及5家企业的16台老旧低效燃煤锅炉提标改造工作。


       深入开展“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恢复滨海湿地311公顷,修复自然岸线6.9公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新建农村公路24.16公里,涉及2个街道12个行政村,惠及人口2.2万人;通过“发挥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带动、股份制改革”等多种措施,基本盘活全区农村闲置资源,11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实现“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