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抚顺市顺城区教育局向区域优质均衡教育新高地阔步迈进
抚顺市顺城区教育局向区域优质均衡教育新高地阔步迈进
【2021-01-22 来源:中共顺城区委宣传部】

从2013年在抚顺市率先通过“省级教育强区”评估验收,到2015年荣获抚顺市首批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顺城教育脚踏实地,稳步前行。近几年,抚顺市顺城教育局用仰望星空的情怀,埋头苦干的韧性,秉承“内涵式发展,特色化办学”工作理念,步履铿锵、拾级而上,向区域优质均衡教育新高地阔步迈进。

以德立校  甘霖润物细无声

树人先树德,成才先成人。顺城区教育局在推进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挥毫”。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三年来,顺城区委、顺城区政府累计投入5300余万元,用于学校改建扩建、美化校容校貌,推进花园式学校建设,丰富、塑造各具特色的外显文化,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处景点都能育人。远洋学校体现办学理念的文化长廊,顺城实验小学注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的校园文化,将军二校以“知雷锋,爱雷锋,学雷锋,做雷锋”和做新时代“四有教师”红色路线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地释放着文化的能量。

在“三位一体”建设上“泼墨”。优化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立体式育人网络。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完善家校联系制度。葛布一校学校专门设立“家校联系卡”,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抚顺城一校组建“教育讲师团”,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四十一中学建立了“学生孝敬卡”,唤起学生感恩情怀。成立顺城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接受面对面、网络和电话等方式咨询200多例。搭建社区教育平台,用好图书馆、乡村少年宫、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资源。定期与共青团、妇联、科协、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好书伴成长”“大手拉小手”“做合格小公民”等系列活动,增强育人实效。

在活动载体建设上“点睛”。不断创新德育实践活动形式和载体,广泛开展“一走二进”德育实践活动。“走出去”,带领学生参观雷锋纪念馆、抚顺战犯管理所、平顶山惨案纪念馆等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学习雷锋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典型进校园”,将百姓雷锋、身边好人等社会各界先进典型请进学校,作报告、办讲座,以精神的力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顺城区中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诗词大会等活动,引导青少年留住美丽乡愁,坚定文化自信。

在德育队伍建设上“润笔”。突出班主任培训。对新任班主任、在职班主任和骨干班主任分类指导和分层培养,持续开展“德育工作调研”“主题班会观摩”“主题班会评优”“区域班主任教研”“骨干班主任培训”和“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观摩”六项载体活动,努力培养一批优秀班主任典型。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实施“风采展示”工程、“心灵塑造”工程,培养“四有”好老师。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每年坚持评选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聘请40多名“五老”人员,担任中小学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督查员,督查学校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聘请20余名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特色兴校  百花绽放春满园

“提供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始终是顺城教育追求的目标。顺城区教育局提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校一品、深度发展”办学总体要求,为优质均衡发展增添新动力。

新华一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启运抚顺》《时事新闻》等校本课程中的德育资源进行融合,积极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承办了辽宁省加强学校管理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推进会,抚顺市戏曲文化进校园工作现场会等多项大型省市级现场会,被教育部命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学校”。

大自然小学秉承“不忘初心,勇创一流”的办学精神,以培养“做有根的中国人”为目标,打造“赏识教育”办学特色。2006年开始,全面开设轮滑课,学校速滑队在国家、省市各类速滑比赛中多次获奖,为国家冬管中心输送了多名优秀速滑队员。学校获得2020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示范校、辽宁省中小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示范学校、辽宁省课程改革联盟校。

新华二校地处老城区,提出“雅行教育”办学特色,贯彻“先学做人,再做学问”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雅行3D课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月主题活动,引领师生成为最好的自己。2019年“心灵与祖国共筑梦 才华与激情同成长”校园艺术节在抚顺市雷锋大剧院隆重举行,“阳光少年心系红领巾健康体魄共圆中国梦”体育节胜利召开。

抚顺城一校是抚顺市第一所小学校。学校坚持以“润德百年 强国兴邦”为校训,以“润德百年 德润一生”为办学目标,紧密依托家庭、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开展“学雷锋 做雷锋 当先锋 共育新时代好少年”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先后获得辽宁省家长学校示范校、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省优秀家长学校、省职业道德先进单位。

将军一校以“阳光教育”为办学特色,积极构建“阳光教育”理念下的生本课堂。学校开设了足球特色课,成立了校园男女足球训练队,在市、区足球竞赛中多次荣获冠亚军,是首批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美术学科开设刮蜡画校本课程,不断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先后被评为全国美育特色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辽宁省语言文字示范校、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葛布一校作为顺城区西部偏远学校,始终坚持“幸福教育”的办学特色。实施“四个一点”幸福管理,塑造幸福校园,打造幸福课堂。开展“沐浴书海 香溢校园”读书活动,组建学科兴趣团队,创办校园“运动节”,充分挖掘学校的优势资源和文化特点。获得国家级美育示范校、抚顺市学雷锋先进集体、市摇篮工程第二十六届合唱节一等奖。

会元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打工潮”下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缺乏自信现状,学校实施“自信教育”,开发《信心让我成长》校本教材,实施暖心帮扶工程,开展系列爱心帮扶活动,引导学生坚信“我努力,我能行”。

十五中学将“责任”融进学校文化,形成“大雁精神、蒲公英品格、钥匙价值”三位一体的“责任”文化,设计了涵盖“艺术类、探究类、拓展类、健体类、成长类、生存技能类”六大系列“责任课程”,学校教学成果丰硕,被命名为辽宁省文联书法基地、评为辽宁省课程改革示范校、抚顺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基地校。

二十六中学秉承“育人为本,多元评价”的办学理念,以“星光教育”为办学特色。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以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的“素质提升工程”。2019年,教师武祎通过层层选拔,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市基本功技能大赛一等奖、省技能大赛一等奖、国家技能大赛三等奖。先后获得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抚顺市一师一优课先进单位、市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二十三中学的“成功教育”、二十五中学的“出彩教育”、顺城中心小学“书香教育”、抚顺城四校的“和谐教育”、将军三校的“心育教育”、大柳学校的“劳动教育”、佳化学校的“和谐教育”。顺城区特色办学打破了“千校一面”的办学风格,呈现出“内外兼修,各具魅力、异彩纷呈”的良好办学风貌。

质量强校  夯基固本育栋梁

教学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更是特色办学,内涵发展的生命之源、立身之本。

强教师。立足中小学教师队伍现有基础,着眼长远,积极实践“用更强的师资支撑更大的民生”。搭建“名师、培训、实践、科研、竞赛”五大研训平台,师资红利日益释放。“名师工作室”构建“纵横双向”教科研模式,承办省、市、区教研活动30次;科研立项129项,结题113项。以“铺面提点”方式实施“十三五”全员培训。围绕自研自训、专题专训和高端研训三大模块,“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骨干校长”四级梯队分类、分层进行,为教师职业成长提供上升阶梯。组织开展“顺城区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竞赛”“顺城区学科优秀课竞赛”“顺城区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磨练真功,提升素养。三年来,全区涌现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91名,各级教学竞赛获奖274人次,获得各级优秀课、观摩课、“一师一优课”2146节。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区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全区研训教师、学科团队倾力投入,顺城区参赛教师在抚顺市第十一届职工技能大赛教育赛区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参加本次竞赛的初中、小学共9个学科18位教师全部获奖。其中,初中语文组的第十五中学胡小丹、初中数学组的第二十六中学顾妍、初中物理组的第二十五中学姜华、初中化学组的第二十六中学崔甲鹏及小学英语组的将军一校尹延红5名教师夺得第一名,获得“学科教学状元”。长春学校王艳玲等9名教师获得“学科教学明星”,抚顺城四校魏丽等4名教师获得“学科教学优秀选手”。整个比赛,区教师进修学校九个学科的教研员对选课、备课、教学环节、板书设计等每一个细节进行悉心指导,和选手一起为比赛全力以赴。此次大赛,大幅度提升教师授课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展现了顺城区长期以来教师培训工作的扎实与厚积薄发。

强课程。各校在开齐开足规定课程的基础上,与办学特色紧密结合,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科课程综合化、实践活动课程化的特色课程建构。十五中学构建六大系列“责任课程”,使得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大自然小学顺应“赏识教育”愿景,实施“五育+”课程,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课程体系,实现“十个一”学生培养目标。新华二校探索了“雅行3D课程”体系,即基础核心课程、多彩校本课程、校园活动课程,充分体现“以生为本”教育思想。将军三校实施了“心理健康学科、团体心理训练、心理拓展活动”“心育三维课程”,做到育人从“心”开始。新华一校被评为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2008年开始,顺城区开启了“学区化”管理探索之路。意在通过“名校+新校”“优质+薄弱”“城市+农村”“组团结盟”,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缩小校际差距,促进均衡发展,提高区域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在2019年5月份召开的“辽宁省加强义务教育管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现场推进会上,顺城区特色工作展示、学生活动展示、课堂教学展示,及《加强“学区化”管理,推进三级课程落实,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经验赢得与会同仁、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强学生。“一校一品”真正受益的是广大学生。每到课后服务时间,京剧、染纸、合唱、舞蹈、跆拳道等十几个社团立即活跃起来,新华一校的角角落落都能看到孩子们快乐身影;体育节、数学节、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和英语节,更是该校为学生搭建才艺展示和交流的多彩舞台……将军一校把“足球特色”作为立德树人载体,学生在校园足球中,培养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版画”是长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独特基因,该校依托版画基地,开办“版画学堂”,组织版画小组活动,传承版画技艺。顺城小学的“古诗词晋级”活动为学生积淀深厚文学素养。各类特色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三年来,30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比赛中获奖。顺城区在贯彻落实阳光体育方面进行大胆尝试,从中小学足球进课堂抓起,培训足球教师和裁判员,开展区内足球联赛,参加市级比赛多组别获第一、二名的好成绩,并多次代表我市参加省级联赛。经过五年的实践,从原来的2所学校,发展到了全区中小学足球活动全覆盖。目前,拥有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校9所、排球特色校2所,田径特色校4所,乒乓球特色校2所,羽毛球特色校2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6所,辽宁省体育基地校4所。深入推进艺术教育,中小学生多次获得抚顺市“摇篮工程”各类奖项。全市第一家“流动青少年宫”基地落户大自然小学。全区有10余所学校先后被评为辽宁省中小学美育特色学校。2020年7月,省国防教育办公室、省教育厅联合组织开展了辽宁省青少年学生“祖国在我心中”国防教育主题征文及展示活动,顺城区教育局荣获优秀组织奖。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顺城人正沿着优质均衡教育发展之路向前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