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如何将中国梦和自己的梦想联系起来?”教师张丽红抛出这一问题后,李婉璐走上讲台,分享本组同学合作完成的学习课件,并分享了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后的感想,“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好文化知识,让自己更有能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她的展示结束后,同学们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对该小组进行点评并展开讨论。“这种方式是我从未体验过的,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每节课都生动有趣!”下课后,意犹未尽的同学还在交流着。
这是鞍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一堂思政课。2017年开始,鞍山师范学院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思政课堂,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将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内教学紧密结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改革后的思政课教学由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和实践教学三部分组成。其中,线上教学侧重理论基础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线上慕课后,完成单元测验;线下教学突出价值引领,注重理论难点、热点问题的研讨,学生任意分组、全员讨论、实时互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通过分组拍摄历史微电影、社会采风等方式,将理论课堂、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有机连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同时重建考核评价新机制,考核评价由“结果型”转向“过程型”。成绩评价采取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相结合、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注重对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及时反馈,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估。
通过教学方法改革,鞍山师范学院拓展了思政课的教学空间与时间,为学生提供高度参与的、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实现了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式、探索式、互助式学习。同时,探究式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推动传统思政课教学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创新转型,构建了思政课教学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