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一大早,辽阳县下达河乡大西沟村村民高素娟把买来的肉烀上后,就匆忙地赶往了自家的草莓大棚。看着大棚新贴的对联,高素娟的心也越发欢喜明媚。这一大棚草莓,在她心里可是无比珍贵,哪垄草莓长得好,哪里需要拔拔草,她心里十分清楚。虽说春节临近,家里购年货、收拾屋等各种活儿不少,但就是再累,高素娟也要每天坚持来草莓大棚里转悠转悠,忙叨忙叨,累并快乐着的她一脸笑意藏都藏不住。
高素娟一家曾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家里房屋低矮简陋,老伴儿常年患病干不了体力活儿,全家靠种玉米一年收入不到2000元。说到过年,以往的高素娟可没少操心,作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年的开销可是一笔大支出。近几年,在政府、企业的帮扶下,通过产业扶贫,高素娟的腰包鼓了、日子好了,不仅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而且还清了欠下的外债。
如今,高素娟家建起了两栋冷棚,靠种菜去年收入8000多元。今年,信心满满的她又和亲属一起包下大棚种植草莓。年过六旬的她还学会了发小视频做直播,在网上销售村里的农产品,她说有扶贫政策垫底,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倒她,心态也越来越年轻了。
大西沟村位于辽阳县东部山区,在汤河水库上游一级保护区内。全村430户1500多口人,曾是省级贫困村。在上级部门和对口单位帮扶下,大西沟村确立发展绿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之路,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建蔬菜大棚,搞淡水鱼养殖,发展乡村旅游业,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逐渐成为现实。
近几年,大西沟村成立了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20多公顷。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先后出资500多万元,帮助村里建起了32栋温室大棚和5个大型鱼塘。
大棚种植、鱼塘养殖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每人每天打工有100元收入。“有了扶贫鱼塘,不出村就有活干、有钱赚。”贫困户沈成春笑得合不拢嘴。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笔下冬钓的悠然意境让人无比向往。今年,大西沟村依托资源优势,开启了冰钓之旅,吸引众多冰钓爱好者来此休闲体验。
在大西沟村的冰钓场里,五颜六色的冰钓帐篷为白皑皑的北国风光平添了几分俏丽,冰钓爱好者一人一个马扎,上饵、放线,提竿、收线……收获的满足感和冬钓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村党支部书记沈晓峰告诉记者,大西沟村在采摘休闲旅游产业上做文章,冰钓活动就是在全民上冰雪背景下应运而生,春暖垂钓,天寒冰钓,让村民四季都有收入,就近可以打工,大西沟村民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