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沈阳“年味”文化浓
沈阳“年味”文化浓
【2021-02-09 来源:辽宁日报】

今年春节,由于受疫情影响,很多人会留在当地过年,由此,品味家乡过年的民俗文化就成为慰藉乡愁的好方式之一。连日来,沈阳各类展馆线上线下推出诸多充满“年味”的文化大餐。

让留辽人员过个文化年

“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展”已在省博物馆一层2号临时展厅开展。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2015年开始,他们每年春节前夕都会推出生肖文物图片展,至今已有7年。今年推出的展览汇集了中国文物报社与其他文博机构的数百幅文物艺术品图片,并且遴选省博物馆馆藏60多件/组牛生肖文物一同奉献给观众。这是该馆首次以图片与文物相结合的方式推出的生肖展,旨在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

参观者大多是本地人,但听口音判断外地人也不少。在隋朝淡黄釉牛车文物前,江苏籍观众吕长奇凝望良久,他告诉记者,今年59岁的他来沈阳干木工已30多年,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回老家过年,但今年不同,他留在沈阳一个人过年,本以为会寂寞,可有了各式各样的展览,为他这个平时无暇参观的“大忙人”增添了很多乐趣。

在沈阳市皇姑区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沈阳第四届剪纸节”上,展厅气氛喜庆祥和,“福字墙”“团花窗”“柿柿如意”……人们纷纷在偌大的剪纸作品下留影,一幅7米长、2米宽的剪纸作品“百牛图”更是引人入胜,33岁的彭孝林老家在安徽,来沈阳打工6年,今年春节不回老家,在此拍照后,他告诉记者,这让他忆起在老家农村的童年时光。

线上讲解春节文化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线上展成为今年丰富广大群众春节期间文化活动的重要方式。记者了解到,沈阳市图书馆将在春节期间开展“闹新春·过大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开通“春节主题知识服务平台”,精选了优质的中国传统文化百科、辞典、志书、史书、专著、报纸和期刊等资源,全面整合、提炼关于春节的相关文化内容,以趣味的内容展示节日里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读者春节期间随时随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该平台还有春节灯谜模块,让读者线上就能猜灯谜。

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为观众送来的“年货”是线上展播10集系列文化专题片《辽宁春节》。这部专题片由省文化演艺集团(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摄制,共有“迎年”“纳福”“忙年”“团圆”“祭祖”“年味”“守岁”“初一”“祈福”“闹春”10集,现已在辽宁文化云平台直播,将带观众领略辽宁地区的特色年俗文化,伴着“文化味”,让人们一起辞旧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