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铁将军”把门为哪般大棚里头忙增收
“铁将军”把门为哪般大棚里头忙增收
【2021-02-15 来源:大连日报】

大年初三 ,记者在普兰店区星台街道张屯村孙前屯采访,屯里竟很少看到拜年人,街头走动的人也不多,大多数人家居然“铁将军”把门。细问原因,原来屯里的村民们都在自家蔬菜大棚里忙活。


51岁的张洪涛和在外打工回家过年的儿子,正在大棚里采摘黄瓜,销往大连市内的节日市场。记者走进张洪涛家80米长的黄瓜大棚,满棚1米多高的茎蔓,杈杈都结满了黄瓜,父子采摘的是底部二茬黄瓜。他们告诉记者,春节期间能采摘1000多斤,由大连一家大超市来车拉,每斤3元,供应节日居民餐桌。在张洪涛家大棚的后棚,孙有林父子经营的两座90米的黄瓜大棚内,爷俩正在为黄瓜传粉。孙有林的儿子告诉记者,要想黄瓜结得多,得仔细传粉,马虎不得,不然会降低产量,春节期间我家天天抓紧时间为开花的黄瓜传粉,还要采摘头茬黄瓜。由于栽得晚,能摘几百斤,但价格不错,全部销售大连市内,年只能在大棚里过了。


张洪涛说,我们全屯共有21座黄瓜大棚,春节期间,20多户棚户都忙在棚里,年也在棚里过,让鲜菜抢在节日销售,卖个好价。估计2021年春节7日长假全屯能销售黄瓜2万多斤,收入6万多元,户均3000多元。


年过60的辛敏龙告诉记者,孙前屯10多年前是以种粮为主的小屯,人均收入不到万元,属低收入屯。2018年,在脱贫攻坚振兴乡村中,孙前屯在星台街道和村统一规划下,统一调地,帮助村民们解决资金,通过电商销售,他们在全屯建起20多座黄瓜大棚,种上脆嫩、口感好的“11号”新品种黄瓜。到2020年,大棚成了棚户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平均棚户收入5万余元,彻底摘掉低收入屯的帽子。

“为了使黄瓜赶在元旦、春节销售,卖个好价钱,棚户们把握好种植销售的‘时间差’,把黄瓜栽培时间顺后推持半个多月,成熟上市时正好赶在两节期间。棚户们加强棚菜管理,起早贪黑忙在棚里,一连三年,我们年都是在棚里度过的。每座棚春节都能收入3000元到5000元,累点苦点也高兴。”张洪涛父子一边摘黄瓜一边装箱,“今年春节期间我家能卖3000多元,每天都摘200斤黄瓜,客户来拉,全屯够一车就拉走,棚户都在棚里忙挣钱。我这一座黄瓜大棚年收入比以前8年的总和还多,累点苦点有奔头,牛年更要使出牛劲儿,这都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