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东北小伙“张突然”霸占热搜
东北小伙“张突然”霸占热搜
【2021-02-15 来源:东北之窗】

“大家好,我叫张突然,是个裁缝。”

视频里那个大男孩很爱笑,说起话来还带着东北口音。他的网名叫“张突然”,提起这个有趣的名字他赶忙解释:“不是我父母不小心生下我才叫张突然,因为总是突然就有个想法有个灵感,大家就这么叫了。”

他的真名叫张彦,土生土长的沈阳小伙儿,在抖音上有100多万粉丝。25岁那年,他带着自创旗袍品牌三寸盛京走上了世界顶尖的纽约时装周,一举成为时装界的新锐力量。

张彦说:“大家都知道沈阳曾经叫盛京,是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三寸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寓意着创造。三寸盛京是把时尚和传统结合,把沈阳古老的名字融入到品牌当中,让它走向国际。沈阳是旗袍的发祥地,深厚的满族文化底蕴让我的灵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作为90后新锐设计师,张彦有着超前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把中国风与潮流融为一体,曾多次荣获服装设计大奖,并参与《陈情令》等多部影视剧、文艺晚会制作。但是,令人意向不到的是,张彦出生在沈阳一个家境并不宽裕的工人家庭,他21岁才开始专攻服装设计,25岁就走上了世界的舞台。在外人看来,他的经历完全是开了挂!

明明有稳定的工作偏要去做个裁缝,这能有啥前途?家人刚开始并不接受张彦的梦想。刚开始那几年,在自己的小租房里,张彦每天想的都是怎么样才能不和父母吵架。“父母觉得我不务正业,尤其是一个男生去做……他们觉得做裁缝应该是女人的职业。”

那个时候,他根本没法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但那个时候他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网红“神仙设计师”。 

旗袍,东方女性最能摇曳风姿的裙子,成为了张彦实现梦想的载体。“古法旗袍大气包容,新式旗袍性感俏丽,加上刺绣或包边,又增加了一份精致感。”脑补一下画面:身高184的东北大男孩,手里拿着小小的绣花针穿针引线……

制作一件美丽的旗袍,差不多有135道工序,光包边就有20道工序,更别说刺绣了。张彦经常一绣一整天,男孩子手大,针又细,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手上常被扎得满是针眼。

熟练的刺绣功夫是他拜师学来的,也是一针一针练出来的,跟着专业的绣娘和老师傅学苏绣、辽绣等各种绣法,完成一幅作品,他需要连着绣好多天。在别的男孩子感受青春的年纪,他却坐在桌前,日复一日的和剪刀、针线、缝纫机打交道。

那段日子没有来自家里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刚毕业的张彦相当于失去了经济支援。当时为了拜师学艺,他已经把2万多元的积蓄全都花光, 中式服装的面料和刺绣非常昂贵,为了买一块纯手工织造的面料来呈现自己的作品,他有时候连饭都舍不得吃。

“因为经济困难,我也曾一次次想过放弃。”一次“经济危机”让他印象深刻,那是交租日的前一天,第二天和房东约好交房租,但因为接到的订单很少,那时的他已经入不敷出了。拿不出支付房租的钱,他想:“要不就算了吧!”但就在当天晚上,突然来了个订单。

对于客户来说,这可能只是个衣服订单,但对张彦来说,“真的是天无绝人之路!”他感叹,“这也是天意吧!”

“谢谢大家支持我的作品,支撑着我奢侈的梦走到今天。”“谢谢你们让我走到你们面前。”这是张彦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但走到大家面前的机会,也是他自己抓住的。

辽宁有一支旗袍的模特队伍要出国参加比赛,原本选定的设计师没时间接活儿,阴差阳错,这一单被张彦接下,他熬了一个晚上,画出了20多张设计草图。后来这支参赛团队穿着他设计的旗袍获得了金奖。

他还去找过一家婚纱店老板商量,能不能给他3平米左右的地方做展示,他可以免费帮老板给客人化妆。这时候,张彦大学学的化妆派上了用场。

他抓住了每一次机会,让大家看到他做出来的衣服,就像网友们对他的评价:“张突然不是突然优秀的。” 

张彦从零开始创立国风品牌,他做出来的“中式服装”在国内外各种大赛上亮相,走秀台上模特身上的精美刺绣都是他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谁也想不到,这个年轻的东北小伙儿,能带着自己设计的中式服饰一路闯进中国国际时装周,登上纽约时装周,受邀参加巴黎小皇宫博物馆进行展演,登上了所有服装设计师都梦寐以求的顶级舞台,让国风惊艳海外。

张彦以中国文化和旗袍文化为核心,创造出的国风服饰也得到了很多国人的欣赏。在春晚的舞台上,冯巩和王振华身上的中式服装就是他的作品。春晚舞台适合喜庆的颜色,老艺术家们德高望重,所以在设计时他就有想法了:大胆采用水粉色和紫粉色,再搭配刺绣的竹子寓意傲骨。

他给刘宇宁做的刺绣单品也一度刷屏。“刘宇宁国风造型绝了”“翩翩公子世无双”“少年的东方清韵”……在四川卫视的新年演唱会上,身穿山水墨画配白衣轻纱的刘宇宁以一件衣服直接出圈,静静站在那里的他就像个温润优雅的公子,身上的白纱披风尤其出彩,仙气十足。

“我做的每一件衣服都是为了特殊的那一个人设计的。”张彦说。像做菜一样,设计一件衣服时候的心情,都能传递给穿衣服的人。 

“喂?是设计旗袍的张姐吗?”有不少人通过别人介绍联系他,但电话打来的第一句总让他哭笑不得。“虽然没见过面,但大家都知道我是做旗袍的,作品里又有很多刺绣元素,可能就会认为我是个女生吧。”

单看他精美的刺绣作品,的确想象不出来这是一个年轻男孩一针一线绣出来的。他的作品迄今发布了两个系列:《浮生》和《山海》。他给《浮生》的定义是漂浮不定的人生,“人生漂浮不定,但面对所有的困难,我们都要回想起年少时的那份勇敢,无畏浮生。”《山海》的名字取自《山海经》的神话,一方面为了赞扬华夏民族优秀品格,一方面是想表达山之大海之大,我们可能一辈子也无法跨越,但还是要有跨越山海的勇气啊!

张彦这些年对生命的感悟于此,无畏和勇气也都寄托在了这些衣服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里有挖不尽的宝藏。东方哲学、古代壁画、中国神话……都是他的灵感来源,他还观察莫高窟不同时期的壁画,学习如何使用服装颜色。但他设计的中式服装,不是让大家买回去当工艺品供起来,而是让大家穿上。“衣服穿在身上,才叫传承。”

如果说成为服装设计师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那现在的张彦有了新的野心: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哲学呈现出来,输出到国外。显然,他得到了这样的机会。

2019年,几十件矜贵飘逸的华服,绣于其上繁复精致的顶级刺绣,一场名为“浮生”的国风大秀惊艳纽约时装周。张彦设计的中式服装上精美的刺绣让西方观众震惊地认为这是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他的相关服饰秀视频在抖音获1300万点赞,还一度引发了网友们“你会愿意支持中国年轻原创设计师吗”的热议。

在纽约时装周官网上看到自己名字的时候,张彦觉得像一场梦。“秀场开始前,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能在这里做作品发布会。”

倒计时四天、倒计时三天、倒计时两天……在大秀的前一天,他录了个抖音说:“一路走来,国风不易,明日《浮生》大秀,小爷要用中国元素告诉世界华服之美!”

倒计时1小时,张彦开始紧张了。他还在想着,自己的秀名字叫“浮生”,明明是很有中国概念很有中国哲学的感觉,但是国外的人把这两个字翻译成英文,就变成“颓废的人生”了(英文里没有浮生的概念),哎,这和我想表达的概念完全不不同啦。

但当他听到中国传统音乐响起时,看到模特们穿着旗袍走出来,他在后台几乎哭了出来。帽纱女孩出现时,勾起了不少人的武侠情结。裙角的飘纱和腰封上的鎏金刺绣仿若让我们穿梭时光,梦回最侠骨柔情的年代。

这一篇章名为“侠”。“侠”是什么?“肩负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就是侠。”少年未佩剑,转眼已江湖,你还像少年时一样勇敢吗?行走间有光在浮动,如踏碧波而来,轻薄透明的绡流淌在步伐中,真应了那句“浮生若梦”。中国哲学里的那份闲适、大气、淡然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五章的设计是充满自由的“浮生幻境”。将传统的旗袍中融入现代的飘纱,裙身微收展现女性的纤腰,传承、创新、追求自由。这件衣服的视频一出来,迷得女孩子们直喊“我结婚要穿这个!”

最后谢幕的时候,铮铮铁骨的音乐响起……

“国风在时装界迟到,但不会缺席。”“传统文化及教育我们人是自由的自由,要勇敢,不受束缚。这正是我要通过衣着传达的东西。”

一场国风大秀,以东方的剪影讲述了成年人如何找回年少时勇气的故事,用中国文化最赤诚的赤子之心触动了大家心里最柔软的部分。外国人称之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虽然他们不一定理解背后的寓意,但看到张彦作品中的顶级苏绣、盘金刺绣、珠绣、织金……他们为中国传统手艺的魅力震惊了。

相比于“中国设计师”这个称呼,张彦更喜欢叫自己“中国裁缝”。在他看来,裁缝需要更多的才能和技巧。“几年前我达到了设计师的水平,但我仍然不是裁缝。”如今他还在为了做一个出色的裁缝而努力。

现在的他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却还是会每天八点起床,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吃饭,开始工作。每天坚持画画、坚持创作,坚持拿着绣针一坐一整天。作为独立的设计师,张彦其实是自由的,但他从不敢挥霍。他知道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愿意放弃自由,为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