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喀左县中三家镇辘轳井村受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和交通等方面条件限制,发展滞后,是省级深度贫困村。2018年4月,喀左县住建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中队长张东明怀揣赤子之心,担任该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用实际行动把使命和担当写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向人民镌写出了新时代的满意答卷。
了解民情,打牢群众基础
到任伊始,张东明逐户上门走访,了解村民们的生活情况和主要经济来源以及种养殖情况,细细梳理社情民意。他白天走访村民了解情况,晚上整理扶贫档案,对辘轳井村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对喀左县中三家镇辘轳井村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协助村“两委”制定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帮扶措施和力度,绘就发展蓝图。一是围绕交通做文章,协调县财政和交通部门,积极争取项目,三年来,共修建村级柏油路9公里,居民组水泥巷道5公里,保障了交通出行,便利了农耕生产;二是在村级阵地建设上做文章,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和村内企业,争取资金,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向县委组织部争取资金5万元,驻村帮扶单位县建局投入经费12万余元,协调新华钼矿和鑫兴矿业资金6万元,新建辘轳井村党群文化活动中心,同时协调中三家镇党委配备了桌椅、文化广角书橱图书和LED显示屏等设施设备。去年,参与协调县财政局资金100万元,新建拦沟办事处文化活动广场2000平方米、长城景观墙1.5公里,完善了村级活动室标准化建设,搭建起村级发展的总指挥部,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
发展产业,促进群众增收
张东明根据我县3+N产业扶贫模式要求和村实际情况,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先后创建了喀左县中三家镇拦沟办事处东风土地股份种植合作社、新时代土地股份种植合作社、阿文养猪专业合作社和丰源林果标准化扶贫果园4个新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2019年,阿文养猪专业合作社成功申请市级农业产业园,注册了辽宁省阿文生态野猪肉商标。由于喀左县中三家镇辘轳井村属于水资源紧缺区域,产业园用水问题制约着阿文养猪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发展,经村“两委”研究决定打井,一定要打出水源充足的机井。可是,资金从哪里来?“向上争取,我就不信为百姓干实事还搞不来资金。” 张东明斩钉截铁地表态。说了就得付诸行动,张东明回“娘家”县住建局求援去了。喀左县住建局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向朝阳市财政局争取水利专项资金20万元,为阿文养猪专业合作社打机井一眼,配套管路2000余米,解决了产业园的用水难题。2020年,喀左县中三家镇拦沟办事处东风土地股份种植合作社种植的200亩红谷,在党支部和合作社的精心付出下,克服了旱情不利因素,取得了不错的收成。看着堆在办事处门外金灿灿的谷子,办事处负责人却夜夜睡不好觉,怕下雨阴天啊,一到下雨阴天,来不及遮盖,收成就泡汤了。张东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开会研究决定建合作社仓储库房。他又向朝阳市财政局争取资金10万元,仓储库建成了,辛勤的劳动收成有了保障,村民们又能放心分红了。三年来,4个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共解决了贫困户46户82人就业务工,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村集体年增收6万元。
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张东明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百姓身边无小事儿,我们下派到基层就是要打通联系百姓‘最后一公里’,为民办实事儿。”石灰窑子居民组肖永志和邻居占地纠纷一度让村“两委”头疼,清官难断家务事儿,事情反映到张东明这里,他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议,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又咨询该镇司法所和土地办领导,现场办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圆满解决纠纷,双方当事人对处理结果心悦诚服,多年的老邻居终于握手言和。驻村三年来,张东明协同村“两委”共化解村民矛盾纠纷12次、解决群众困难35件。
2021年初,时值村“两委”换届、“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张东明协同村“两委”制定新冠肺炎疫情常态防控制度,“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组织党员先锋突击队40余人、志愿者20名,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儿,为守护百姓身体健康筑牢铜墙铁壁。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因为责任,因为坚持,因为奉献和努力,张东明驻村岁月演绎出了生命中美丽的华章,他以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用行动诠释了第一书记的初心和使命,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和爱戴。通过张东明驻村以来春风化雨、卓有成效的工作,喀左县中三家镇辘轳井村也由里到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向着更美好的明天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