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红沿河核电运行平稳 五号机组计划下半年发电
红沿河核电运行平稳 五号机组计划下半年发电
【2021-03-15 来源:东北之窗】

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会议部署的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在“十四五”期间,降碳减排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大力发展核电,用核电替代火电,是降碳减排的一个有效渠道。国家“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建设的核电项目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如今运行的怎么样了?对于降碳减排有哪些重要意义?春节前夕,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沿河核电”)召开2021年度新闻发布会,对外界公布了一年来的发展运营情况。

2020年,红沿河核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确保核安全和防疫安全为首要任务,强化底线思维,扎实稳健做好核安全、疫情防控、经营管理、工程建设等工作,实现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人员零感染。2020年上网电量达306.49亿度,为辽宁、大连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持续助力我国碳减排不断进步。

安全生产稳定,二期步稳蹄疾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沿河核电始终把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作为工作的核心使命。为此,公司一手抓在运机组的安全运行,一手抓在建机组的安全建设。

2020年,红沿河核电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全力确保在运机组安全发电,全年实现上网电量306.49亿度,相当于大连当年用电量的9成、辽宁当年用电量的1.5成。根据世界核电权威统计数据,红沿河4台运行机组有36项核心指标达国际卓越值,占比为75%;1、3号机组在美国核电运营协会(INPO)对世界核电机组的综合评比中并列第一。

二期工程两台机组进入投产发电前的关键阶段。5号机组正在进行装载核燃料前的综合调试,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建成发电。6号机组设备安装就位,已完成冷态功能试验,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建成发电。二期工程始终保持行业领先的安全质量水平,连续获评安质环标准化及国际标杆评估“双8级”,至2020年底,工程建设安全生产3345天。

安全生产,人员素质是关键。一年来,红沿河核电大力加强人员能力培养,多措并举,全面深化。业务培训、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导师带徒一体推进,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共有27人通过了操纵员、高级操纵员考试,目前共有持照反应堆操纵员271人。举办各类技能竞赛72场,14人在上级技能竞赛中获好成绩,广大员工在实践磨砺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为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人才基础。

促进降碳减排,助力脱贫攻坚

红沿河核电在生态文明建设、扶贫、社区关系等方面积极作为,全方位履行社会责任。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为大型清洁能源企业,红沿河核电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为持续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红沿河核电2020年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93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68万吨,综合温室气体减排效益等效于6.9万公顷森林吸收量。在红沿河核电积极参与下,大连2020年收获322个蓝天,创2013年实行空气质量评价新标准以来的最好成绩。

在脱贫攻坚方面,红沿河核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消费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四管齐下”,2020年共投入扶贫资金600余万元,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创新扶贫方式,通过直播带货,扩大红沿河周边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了周边经济社会与核电事业协同发展。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红沿河核电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向党和人民交上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