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9点,在千山区大屯镇三台沟村的南果梨园里,一群果农正在接受培训。大屯镇南果梨协会组织了这场关于春季剪枝技术及更换种植新品种的培训,希望给果农们在今年的种植方向上带来些改变,让果农们的种植技术有所提高,立足竞争日益激烈的南果梨市场。
“这个嫁接的枝不要用剪刀剪,要用刀削成这样的夹角。这个角度嵌入这个口子里创面愈合得更快......”果园里,大屯镇南果梨协会的会员张旺为当地果农们讲解并掩饰嫁接技术,果农们围在一起仔细观看,有些人还拿出手机录像记录。10年前,张旺是千山区第一户大规模种植红南果的果农。尝到种植新品种甜头的张旺开始逐渐转向果树嫁接技术。现在,随着南果梨种植的普及,张旺的技术团队业务已逐渐拓展到外省市,他也感受到到市场竞争的激烈。“过去只有鞍山地区种植南果梨,现在连新疆地区都有了。那边日照时间长,某种程度上还有优势。”张旺说。
南果梨产量大了,行业竞争逐年增强。对于大屯镇的果农来说,近两年的“果行”并不太好。大屯镇南果梨协会开始想办法增加果农的收益。三台沟村果农赵永怀说:“这两年果行不怎么好,挣钱挣得少,咱果农得想办法多挣钱。这次培训给咱指了一条新道,我们也打算尝试种下这个新品种。”
据介绍,大屯镇南果梨协会已经注册了自己的南果梨品牌,并与企业合作研发南果梨啤酒,拉长产业链条。大屯镇南果梨协会会长柳刚说:“这两年随着南果梨数量增加,对我们这个产业的价格造成一定影响,现在我们要培训果农注重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我们的质量上去了,价格也能上去,给果农带来的经济收益也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