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政务服务“一窗式”办理,形成“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这是各地政务服务改革的一个主导方向。如今,大连市中山区率先在全市推出的区街两级“全综窗”服务模式,让这一改革目标实现。
所谓“全综窗”服务,是指将原有政务服务的各个分类窗口,全部整合、升级为能够办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的综合窗口,企业和群众无论办理多么复杂的审批事项,不用像以往那样挨个窗口提交申请,只需向政务服务大厅内的任一综合窗口递送申请材料即可,真正实现了“跑一个窗,办所有事”。
今年1月份,中山区打破部门和业务界限,将原来单独设立的12个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的业务纳入综合窗口的服务内容中,区级共设立了17个综合服务窗口,可以无差别受理19个部门的435项审批事项,实现全部进厅业务“一窗通办”。
在辖区的6个街道,中山区同步进行了窗口业务整合,设立了“2加2”综合服务窗口,由2个综合窗口负责受理日常所有业务,2个预留窗口负责受理困难家庭采暖补贴申请、退休人员领取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等阶段性业务,无差别受理人社、民政、卫计、退管等29项服务事项。中山区也因此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区街两级“综合受理”窗口全覆盖、“综合受理”事项全覆盖。
为了保证“全综窗”政务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中山区一方面编制了审核准则,规定在审核准则之外不得另行增设门槛,凡是按照审核准则受理的业务原则上不予回退;一方面明确了从导服分拨到帮办介入,再与综合窗口无缝对接、转到审批部门审批制证、窗口发证送达的全链条服务流程。从去年11月开始,中山区对全区审批人员开展了两轮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中山区还创新管理模式,在“综合受理区域”设立值班长,及时协调解决窗口遇到的疑难问题和复杂情况,保证“全综窗”顺利运转。
中山区“全综窗”服务受理模式全面实行以来,窗口人员减少了50%以上,群众办事等候时长减少了60%以上,按期办结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