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启动“盛菁汇”常态化路演,首批开展600场系列路演活动,推出至少1500个重点项目,出台兑现支持政策……一系列指向明确、内容丰富的路演,吸引了大批创业者、高校、科研机构的目光,大家纷纷表示活动务实、解渴。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深入开展,路演在“双创”领域蓬勃兴起。作为一种对接平台,路演具有经济、高效、透明的特点,能促进产学研间的交流,激发和释放创新活力,提升“双创”载体能力水平,推动“双创”项目落地。
然而,一些路演活动却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图一时热闹,没有实质上的成果。这样一来,不仅白忙一场,投资者信心打了折,对投资环境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笔者认为,只有在规划设计、政策服务、机制办法上见真章、实打实,坚持常态化,努力实现长效化,才能真正发挥路演作用,形成成果转化,实现项目落地。
路演应当在规划设计上见真章。要制定方案,视实际需求搭建路演平台,确定产业创新方向,推出重点项目,创新模式,开展线上线下路演活动,不断吸引科研单位和创业投资者注意力。要邀请龙头企业、权威专家、行业主管部门及产业投资者对路演项目全方位“把脉问诊”,为“双创”载体和创客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路演应当在政策服务上实打实。要对开展路演大赛、实现项目落地、吸引资本、集聚人才等,给予奖励资金,对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奖励,并及时兑现。要发挥平台优势,向“双创”载体和创客开放科研仪器设备、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项目。让创客愿意来、愿意留、发展好,让资本与创新不断碰撞出新业态。
此外,在坚持常态化的同时,还要努力实现长效化。只有“常态”“长效”相互作用,才能让更多的优秀成果、优秀企业通过路演推介得到充分展示,让更多科技成果得到推广,让更多项目落地转化积蓄新动能;才能不断把先进的理念、人才、管理、模式引进来,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资源、技术带出去,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良性互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