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赓续脱贫攻坚精神 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赓续脱贫攻坚精神 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2021-05-31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广播新闻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脱贫攻坚收官之际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今年乃至整个“十四五”时期农村工作第一位的任务,必须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抓紧抓好。今天关注:赓续脱贫攻坚精神 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经过近8年努力,我省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省84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15个省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79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销号,“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去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省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工作要求,出台应对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若干具体措施,开展了全省脱贫质量普查和问题整改工作,如期高质量完成收官之年各项任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做好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今年3月份,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对扎实做好我省的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同时,做好顶层设计,研究出台了《辽宁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25条具体举措确保全省不出现规模性返贫、确保乡村振兴有序推进。此外,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按照中央关于扶贫机构调整的工作部署,省委、省政府决定将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组为省乡村振兴局,并正式挂牌。辽宁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郭善瑞

(在现阶段,全省将稳定主要帮扶政策,重点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方面,向有实际困难的脱贫人口适度倾斜,完善和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好兜底保障)

大力发挥产业优势,发挥适合本地发展特色的产业优势,加快形成优势特色产业体系是脱贫地区继续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老爷庙镇平房子村曾是省级贫困村,2015年全村有163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183人。从2016年初开始,在村党支部书记魏春柏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村里先后成立了农商公司、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全力发展菊芋种植与加工、肉牛养殖、光伏发电等富民产业,实施乡村文创艺术区建设。2018年末,平房子村实现脱贫出列,迈入了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村党支部书记 魏春柏

(所有的乡亲们都可以参与进来,我们把力量更集中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我们通过今年的大面积的推进,同时我希望在文创和智慧农业这方面做一些更深度的探讨,能够支持我们的乡村产业振兴)

防止返贫,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加强监管。我省将采取有力举措,加大致贫返贫风险防控力度,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预警,发现返贫风险及时采取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户不返贫。辽宁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郭善瑞

(我们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和实施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通过农户自主申请,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等方式做好监测,并通过政策支持、精准施策、社会帮扶等措施及时给予帮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衔接有序、平稳过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省将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书写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更加辉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