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早”字抢先机 “快”中开新局
“早”字抢先机 “快”中开新局
【2021-05-31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集团新闻中心】

十三五末期,朝阳市深入实施开放合作战略,主攻京津冀抓招商、抓项目。几年来,落地开工项目1100余个,形成了产业转移的“雁阵效应”。从河北引进的辽宁洪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雁阵”中的“领头雁”之一,项目达产后,将形成每年16万吨的产能,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同时也将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岩棉生产企业。

项目的签约落地得益于要素供给的有力保障,项目的发展壮大则需要平台的高质量支撑。2020年12月,随着朝阳被正式确立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市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将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享有一系列政策红利。

一手抓早,谋划战略区域定位;一手抓快,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郎茗菲经营的企业,是2018年朝阳县开发区的招商引资项目。因为看好了这里未来的市场前景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她果断决定将代表企业发展最关键的二期项目继续落户朝阳县,而这一次的服务效率完全超出她的预期。

让企业点赞受益的,正是朝阳市创新实施的“1+7+3”改革方案。方案的出台切实解决了企业和百姓办事流程繁琐、要件多、事项多、时间长等难点赌点问题。 

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民生事业也得到了持续改善。朝阳市坚持“脱贫攻坚没有句号”的工作要求,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圈一带两区”的战略部署,朝阳市坚持“向京向海”双向融入,下好先手棋、打好总体战,全力打造辽宁开放合作的西门户和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