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多措并举筑牢防洪安全“堤坝”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多措并举筑牢防洪安全“堤坝”
【2021-06-01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集团东北新闻网】

  “这段线路依山傍水,一定要确保排水沟畅通。同时汛期遇到强降雨时,要安排职工认真巡检……”近日,面对一侧潺潺流淌的草河、一侧悬崖林立的特殊地理位置,徒步巡检到沈丹线177公里500米处的丹东工务段凤凰城线路车间主任王春泽一再叮嘱随行凤凰城线路工区工长。这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局集团公司”)强化线路防洪设备检查,筑牢防洪堤坝的一个缩影。

  该集团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全员防洪、科学防洪”为指导思想,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严格执行防洪各项制度,全面落实汛期行车安全措施,妥善处置各种险情灾害,全力做好防洪各项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突出“人防”层层压实责任。沈阳局集团公司强化主要领导负责制,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职责和分工,加大督导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确保责任落地、指挥畅通、处置有力。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作为防洪安全第一责任人,组织抓好汛前检查整治、应急储备、应急队伍建设、预防预警、布控防范、应急处置、抢险组织等关键环节。工务系统各单位组织职工对集团公司管内33处Ⅱ级防洪地段,1250处Ⅲ级防洪地段,86处高速铁路防洪一般地段实施拉网式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白城工务段落实网格化管理和防洪三级包保制度,采取主要领导包片、班子副职包线、科室干部包车间、车间干部包班组、职工重点地段包段等方式,层层明确防汛任务,压实防汛责任。丹东工务段科学研判防洪风险,组织人员对危岩落石、边坡溜坍、不良挡护、金凤改造新顶进桥涵、新转线路基,以及历年水害理性分析和风险评估,确定防洪重点处所155处,其中Ⅱ级4处,Ⅲ级151处。大连工务段组织人员对管内所有防洪地点进行全面排查,确定III级防洪重点处所36处,高铁一般防洪重点地段14处,全部安排专人盯控到位。

  强化“物防”超前防控风险。沈阳局集团公司检查未雨绸缪,超前做好防洪隐患排查和防洪物资储备工作。准备了295辆块石、200辆道砟防洪备料,均在5月20日前到达指定存放地点。工务系统各单位紧密结合线路设备实际,超前研判防洪安全风险。针对辽溪乙线K68+453福金隧道排水不良问题,丹东工务段段长组织主管副段长、桥隧科、施工单位等相关人员现场研究方案,进行综合治理。白城工务段开展防汛大检查、大整治工作,目前已完成清理排水沟441处/224027米、天沟52处,桥梁清淤10座、涵洞165座,边坡杂灌清理60.15万平、危树清理4.3万株,提高了设备防洪能力。锦州工务段按照专业化管理工作要求,抽调专业技术干部成立专项检查组,对管内沿线水系、挡墙挡护设施,以及近年来发生的水害处所、新转线路基、桥梁等防洪危险处所进行了全面检查,共清理侧沟、天沟、排水沟及路堑56.1公里,清理桥涵69座,清除淤土、山体溜坍物160立方米。为解决魏塔线危岩落石给行车带来的安全隐患,这个段邀请专业排石队伍,与车间业务骨干一起,对危岩多、裂缝纵横交错、密度大的山体进行搜山扫石、山体支护、防护网安设作业。在魏塔线117公里970米危石支护现场,建昌桥隧车间面对山高路陡的实际困难,车间主任董志与10名职工发扬蚂蚁搬家的精神,硬是将一块块片石、一袋袋水泥通过手搬肩扛的方式,运到了20多米高的山坡上。截至目前,该段在魏塔线共清理危石192处150.3立方米,山体支护1处13立方米,山体挂网10处16240平方米,有效预防了路堑边坡山体崩塌落石的发生。

  实施“技防”构筑坚实屏障。沈阳局集团公司充分发挥卫星云图、雷达图等科学手段,结合沿线实测雨量和线路抗洪能力等情况,观云追雨,分析预判防洪关键区段、关键点的降雨趋势,有针对性地指导现场提前上岗检查盯控,做好抢险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对灾害性天气进行预警。针对新转线、新路基和山体落石给汛期安全带来的挑战,锦州工务段不断加大技防保安全的力度,在管内增设至25处雨量监测点,实时监测掌握雨量雨情信息。组织桥隧科对管内39处重点防洪处所的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全面调试维护,并在魏塔线38公里800米、155公里125米等9处高陡挡墙、山坡落石重点地段新增视频监控系统。沈阳工务段在管内的“两江五河十一库”和重点村屯牧区建立建全了江河水文监测、水库泄洪、区域防洪联防机制,同时共安设水情视频监控51处、雨量计72台。丹东工务段通过安设11处水位监测远程报警装置,自动监测桥涵、沿河路基水位及变化情况,有效识别水情水势,做到提前主动防范,全力确保汛期铁路运输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