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巩固脱贫成果 教育大有可为
巩固脱贫成果 教育大有可为
【2021-06-04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集团新闻中心】

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我们的脑海中立刻浮现起那些坚守大山深处、三尺讲台上的身影。(PPT)正是无数扎根贫困落后地区的教师,他们以育带扶,用知识打开孩子们的眼界,带领无数贫困家庭摆脱了世代贫困的恶性循环。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群体,正是教育扶贫第一线的骨干力量,让我们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确保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是近年来我省教育脱贫的工作重心。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我省15个贫困县的1400所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19年争取中央资金一亿多元,用于深度贫困县学校改造建设。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培训园长教师4000余人。落实省级经费6440万元,定额补助15个贫困县教师35777人,提高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

 巩固教育扶贫政策,健全持续稳定的教育扶贫长效机制,我省近些年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如压实责任,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建立“控辍保学工作台账”,实施精准核查,保障36223名(其中15个贫困县24467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义务教育,贫困学龄人口失学、辍学现象得到根本遏制。同时构建“学段全覆盖、对象无遗漏”的学生资助体系,扩大资助覆盖面,从2019年春季学期开始,对11万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按每生每年750元的标准补助生活费。高职学生平均补助标准、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稳步提高;高校招生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助学贷款、就业帮扶工作都有质有量。我们通过一段短片了解一下。   

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国家级、省级层面的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市级的市长奖学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家庭贫困学生。

社会力量对参与教育扶贫有热情、有优势,应当支持、鼓励、引导。今年暑假,锦州渤海大学开展云辅导助学专项行动,958名青年志愿者成功对接了全省778个贫困家庭学生。学校发挥师范学院的专业优势,通过网络视频,志愿者根据与自已结对子的贫困学生的基本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教学。   

    孩子有出息,生活有希望,未来有奔头。教育扶贫带来的切实成效,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贫困群众,激活他们对教育价值的认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就需要我们继续精准发力,完善教育扶贫长效机制,守护好贫困家庭子女的求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