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沈河区15支移动疫苗接种队让疫苗接种“动起来”
沈河区15支移动疫苗接种队让疫苗接种“动起来”
【2021-06-06 来源:沈河区委宣传部】

“出发!”6月6日早上7点半,沈河区移动疫苗接种队整理好“行囊”,背上接种箱,驱车前往一家单位进行“上门”接种。“我们区一共15支移动疫苗接种队,充分发挥灵活快速高效的特点,为集体单位上门接种,构建沈河区移动疫苗接种小方舱,日接种能力最高达到7000人次,极大地缓解了固定门诊的接种压力。”沈河区卫健局公卫科科长张革称。

15支移动接种队送“苗”上门

“小型单位接种率达到80%以上,传播风险就极大地降低了。为了这个目标,移动疫苗接种队一直在路上。从年初到现在,移动疫苗接种队一共接种83场,接种总剂数达7万剂以上。

张革称,沈河区移动疫苗接种队服务,每支接种队由两到三人组成,服务对象主要是以人员密集型单位为主,主要包括学校、企业、工地、商圈、机关、社区等,快速提升单位集体接种率,是固定接种点的重要补充。 15支移动疫苗接种队,每天都要“移动”起来才能满足接种需求,无论几点,有任务就要随时出发。“到大学接种,得等到学生上完课再接种,接种到晚上10点多是常事儿;而一些商圈,为不影响正常营业,得在商场开业前接种,接种队早上很早就要出发;我们还深入到工地,农民工朋友都特别感动,说在异乡还能有人想着他们。”张革称,一些重点行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很难抽出大块时间到社区排队接种疫苗,他们就送“苗”上门,让疫苗“动”起来,打通疫苗接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建立移动小方舱接种一人不到1分钟

移动疫苗接种队走到哪里就迅速建立起一个移动的小方舱。他们提前几日就要与接种单位沟通,判断单位提供的接种地点是否符合接种要求,帮助接种单位严格按照接种要求建立接种区域、留观区域和应急处置区域。“接种前期得多次和接种单位沟通,如果接种环境复杂,还需要现场勘查,指导区域划分和人员单向流动通道的设置。”张革称。

别小看移动接种队随身携带的这些设备,这是一套信息化接种设备,可全面提高接种效率。”张革向记者介绍,他们的移动设备有笔记本电脑、pad、电子签核等设备,实现新冠疫苗接种全程信息化、全程溯源。移动疫苗接种队还备有专用冷藏包保证疫苗全程冷链运输和储存,这支队伍还配备应急处置的医护人员和相关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保证受众者接种安全。

在接种现场,受种者只需提供上门接种“三件套”即可:告知书、身份证、手机完成预约。受种人员现场身份证扫码成功,经医生询诊后可直接接种,基本上不到1分钟就能接种一个人。

“固定+流动”模式最高日接种达27000剂次

“我们不仅有移动疫苗接种队,还有移动新冠疫苗接种车,接种车开进过工地、五爱市场等地。”张革称,新冠疫苗移动接种车配有专用电脑、扫码墩、移动接种平板、签核平板、移动接种整理箱等设备,可同时为3个人接种新冠疫苗,这是沈河区在全市范围内首创的移动接种方式。

目前沈河区采取“固定+流动”的模式进行接种,尽最大能力满足居民的接种需求。接种门诊执行预约制度,居民到就近社区领取预约卡。沈河区目前已建新冠疫苗接种门诊23个(常规门诊,临时接种门诊),设置103个接种台、15支移动接种队,医务人员接受新冠疫苗接种技术培训1766人,日接种平均能力达到20000剂次,最多一天接种27000剂次。截至目前,沈河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41万剂,已完成全人口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