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灰菜班”帮藜麦在铁岭安家
“灰菜班”帮藜麦在铁岭安家
【2021-06-09 来源:铁岭日报社】
张艳和同事一起查看藜麦长势。

芒种时节农事忙。

2021年6月7日,在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的试验田里,研究员张艳正和科技科的同事们查看藜麦长势。

“今年,在院里的大力支持下,藜麦引种实验可以说有了质的飞跃。”张艳介绍,2021年,引种实验已进入第三年,不仅种植面积扩大到5亩,而且品种也增加到15种,是去年的两倍。

远赴山西引种

2019年,张艳开始带领科技科同事,帮助原产于南美洲、地处中高海拔地区的藜麦克服“水土不服”,在铁岭市“安家落户”。

通过两年的引种试验,科技人员已经筛选出一种适合铁岭市和周边地区种植的藜麦品种。这个品种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使那些贫瘠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2021年,他们的步子迈得更大、更快。

在原有8个品种基础上,他们远赴山西,引进一部分耐热、抗倒伏新品种,使参加引种实验的品种增加到15个,引种实验田面积也增加到10亩。现在已经平均分成两部分,进行倒茬种植。

“灰菜班”实验忙

“现在,在我们的实验田里,既能看着刚出苗的藜麦,也能看着开花的。这就是播期先后的结果。”张艳介绍,科技人员从2021年4月9日开始做种子播期实验,到2021年6月1日结束。同时,实行“两条腿走路”,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培养盘育苗,再移栽到地里。接下来,观察哪个阶段的藜麦长势好、抗性强,又可以规避雨热同期阶段,减少籽粒在秧上的发芽率。

除了播期实验,抗药害、抗虫害和密度、肥力等实验也同时进行。

“再过一段时间,我们还要进行杂交实验,选育‘身强体壮’的优秀品种,好让藜麦在铁岭留得住、长得好。”研究员王树宇说。

“在我们这里,除草也是个精细活儿。看,工人们多用小锄头、蹲着除,以免伤着根儿。”研究员徐景梅接过了话茬。“除杂的活儿我们还得亲自上手,因为野生的灰菜和藜麦长得太像了。因为这个,院里的同事都管我们叫‘灰菜班’。”

张艳表示,除了通过研究藜麦的特征特性、田间种植表现等进行引种实验,同事们还积极研究藜麦高产栽培技术、总结生产注意事项,为那些先行先试的合作社和种植户答疑解惑、让他们少走弯路,为本地区藜麦产业的发展及藜麦的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支撑,进而推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